浮槎客 作品

第133章 天蠶化蝶

 第133章天蠶化蝶

 《天蠶訣》?

 馬空群帶著點不可思議的驚喜翻開封面,首頁卻是一篇短序,字跡他這些天已見得多了頗為熟悉,赫然是三豐真人親筆。

 三豐真人在序言中簡略交代了這部功法的來歷。

 原來當初靖難之役後,已經卸任掌門之位的三豐真人與一位朋友相攜遊歷天下。

 數年間,二人的足跡遍及三山五嶽、大江南北。

 一日他們走到了南荒苗疆,在一座隱秘古洞中發現一座石碑,碑上密密麻麻的刻滿了梵文。

 三豐真人與他那友人都通曉梵文,仔細研讀之後,才得知那時一門名為“天魔功”的功法。

 此功法獨闢蹊徑,竟將最高深的內功法門與苗疆蠱術熔於一爐。

 苗疆蠱術來歷極其古老,據說最早可追溯到兵主蚩尤,手段詭秘莫測。

 蠱蟲的種類數以千萬計,卻獨尊“金蠶蠱”為“萬蠱之王”。

 此蠱形如蠶蟲,通體金黃,其毒為眾蠱之最,又能吞噬萬物,不死不滅。

 “天魔功”的要義,便是先培育一隻“金蠶蠱”,然後用內力將其煉化,奪“金蠶蠱”造化為己有,令自己的身體及內力具備“金蠶蠱”的某些特性。

 三豐真人對這門功法的立意大加讚賞,卻又感覺其失之陰毒。

 於是他面對石碑靜坐十日,重新推演功法要訣,摒除其中陰詭歹毒的部分,融入最純正的道門玄功,便有了這一部《天蠶訣》。

 事後,三豐真人將“天蠶訣”收錄成冊,找人送回武當派中。

 馬空群繼續翻閱後面內容,卻又在功法正文的字裡行間,看到一些武當門人的批註感悟。

 他將這些零散文字拼接起來,又得知這部功法被扔在角落吃灰的緣由。

 當初武當眾人聽說是祖師新創功法,初時都大為興奮,但仔細研讀之後,得知這功法源於外道邪法,又融合了苗疆養蠱煉蠱的玩意兒,心中便有些牴觸。

 等到嘗試修習時,又發現這功法艱深兇險,尤其那“破而後立,死而復生”一關,從無一人敢於冒險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