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客 作品

第290章 援筆成詩金陵句

 第290章 援筆成詩金陵句

 馬驥一行人在金山寺盤桓半日,與佟愚、普一道別之後,乘船沿江而上前往應天。

 一路無話,船到應天城外,馬驥等人棄舟登岸。

 汪章文老人離家三載,急切回家見妻子與其他子女,於是就在城外與馬驥等人告別。

 汪士秀說了自己明年將參加武舉會試,約了馬驥在京師順天再見。

 目送汪家父子遠去後,馬驥等五人才進了城門。

 應天,因楚威王築金陵邑而得金陵之名,後來自東吳孫權築石頭城建都之後,又陸續為為東晉以及南朝宋、齊、梁、陳都城,故有“六朝古都”之謂。

 前朝大齊末年,因君權旁落,朝中有宦官專權,朝政混亂;地方有藩鎮割據,戰亂紛繁。

 生民命賤如螻蟻,被各種苛捐雜稅、徭役兵役逼到絕路,終於有人效法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一呼百應從者如雲,將本就混亂的大齊攪得遍地烽煙。

 太祖李賡於杭州起兵,蕩平江南佔據半壁江山後,曾自立吳王,以金陵為都城,改名應天。

 因江南之地文華鼎盛,南監的學子之眾、學風之濃以及成才比例之高,一直穩穩勝北監一籌,便是兩位國子監祭酒見面吵架時,也是南監祭酒聲音更大一些。

 馬驥忙謙遜道:“大人過譽,馬驥不勝惶恐。”

 馬驥上前見禮:“學生錢塘馬驥,見過祭酒大人。”

 等馬驥在他示意下到一旁坐定,又道:“我已看了龍媒鄉試的詩文,當真滿篇錦繡,字字珠璣。此次徵召來南監進修學業的舉子共有十四人,雖都是一時俊彥,但我最看好的,當屬龍媒無疑。”

 他直接以字相稱,顯得頗為親近。

 喬允笑呵呵地道:“龍媒免禮。”

 但這些官署和職位,大多都是用來供年邁官員恩榮養老或將獲罪官員投閒置散,唯一的例外,大概便要算通稱“南監”的應天國子監。

 等到後來渡江北伐,掃滅北地煙塵一統天下後,李賡有感於北方草原蠻族兇頑貪婪,歷年來不斷南下擄掠人口財物,遂將北地軍事重鎮北平府設為大虞都城,改稱“順天”。

 喬允年過四旬,中年發福,面容團圓,長眉細目,見面先笑,顯得甚是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