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客 作品

第322章 傳臚大典,滴血認親

 “陛下諸子早夭天下皆知,你如此妖言惑眾,究竟包藏什麼禍心!”

 “一派胡言!”

 當然,徐鴻儒一方同樣付出慘重代價,只他一人重傷遁走,自此便下落不明。

 李琿素來冷肅,對女色從不大在意,早年做寧王時,府中除了一個正妃榮氏,其餘妾室不過四人。

 偏生榮氏一直體弱多病未能誕下嫡子,李琿膝下便只有妾室所出的三子一女。

 李琿對李瑀恨之入骨,誅其全家後還剝奪其姓氏改“李”為“仇”,以其為畢生“寇仇”,真正的原因也在於此。

 李琿後來雖未立皇后,卻也封了幾位妃嬪,但這些年來不知何故一直未誕下一兒半女。

 他即位多年,這皇位仍未坐到四平八穩,“無嗣”實是一個極大的因素。

 <div class="contentadv">

 李珣之所以驕橫,便是自認作為李琿一母所出的兄弟,在李琿始終無子的情形下,是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

 此刻見到曹吉榮平白指認宗子美是李琿親子,由不得他不怒發如狂。

 面對李珣的指責,曹吉榮泰然自若,不卑不亢地道:“瑞郡王稍安勿躁,如此大事,老奴豈敢妄言,自然是有詳實的證據。”

 說罷,他不再理會李珣,從懷中取出一沓紙張雙手高舉過頂:“陛下當記得,二十五年前奉先皇之意巡視北境後返回,在太原境內也曾遭到白蓮教匪徒的刺殺。雖然陛下洪福齊天,隨行服侍陛下的妾室蕭婉兒卻墜崖失蹤。老奴記得,當時婉嬪已有了七個月的身孕……”

 說到此處,他才又轉頭看了李珣一眼。

 李珣則似有些心虛地移開目光。

 那一次的刺殺後,李琿回京後曾嚴詞質問他是否參與其中,因為李琿出京奉的是密旨,除了下旨的永熙帝李焯,便只有他這個親兄弟知道此事。

 當時他自然極力否認,李琿又並無實據,事情只能不了了之,但有這根刺埋在心中,原本是一母同胞的兩兄弟便彼此漸行漸遠。

 曹吉榮繼續道:“先前老奴偶然見過宗榜眼,因見其相貌頗似當年的婉嬪,一時好奇便派人調查。結果發現他籍貫雖是揚州,卻是從太原遷過去,便更多了幾分猜疑而繼續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