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走開 作品

第54章 明朝的那些人那些事兒(六)





【這真的是一個很悲傷的故事,說的是蘇州城西楓橋鎮上的一個糧長,看到了一隻上好的蛐蛐,於是乎用駿馬換取了這隻蛐蛐,糧長的妻子出於好奇想要一睹蛐蛐的風采,打開了籠子,結果蛐蛐就這麼跑了,再也找不到了,糧長的妻子害怕極了,一根繩子了斷了自己的生命,當糧長回到家中,發現蛐蛐不見了,自己的妻子也上吊死了,雙重打擊之下,他也便自殺了。】




【就為了一個蛐蛐,一家兩口人搭上了性命,難免不讓人唏噓,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甚至為此寫了一篇《促織》的故事。】




【當然,為此升官發財的也不在少數,據聞安徽廬州府就曾進獻過一隻特別善斗的蟋蟀,在宮中鬥翻十幾只名蟲,於是宣宗大喜,賞賜了廬州知府千兩黃金,宣宗甚至還以官職來賞賜蟋蟀進貢者,如此一來,多少人為此前仆後繼,無不把抓蟋蟀當成頭等大事。長此以往,民不民,官不官,如糧長一家的悲劇亦不是個例,百姓們若抓不到好的蟋蟀,掉腦袋者不甚其數,多少人為此家破人亡。】




【因蟋蟀而言生死,因蟋蟀而言富貴,是不是覺得很荒唐,可就是這麼荒唐的事還是發生在太平盛世之下。明宣宗是昏君嗎?他不是!他所在的時期,經濟空前的發達,但是這種家破人亡的事卻是悉數可見。】




【盛世之下,何以見滿目瘡痍?】




永樂年間,朱棣再也無法強忍怒火,一腳踹翻了朱瞻基,“好一個促織天子!”




朱棣知道自己這個孫兒天資聰慧,樣樣在行,也很是貪玩,可是這玩樂也得有個度啊!大張旗鼓的鬥蛐蛐,鬧的人所盡知,甚至人人都以抓蟋蟀為業,知道的當是大明帝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促織帝國呢!




“孫兒啊!朕不要求你沒日沒夜的勤政,朕也不限制你的娛樂,但是你既坐在了皇帝的位子上,就當為萬民之表率啊!你為天下之主,那百姓都是你的子民啊!你不能為一時之樂,而去迫害你的子民啊!”強壓了壓火,朱棣語重心長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