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清 作品

第四十九章 案情背後

以至於整個調查過程出奇的順利,沒過兩日便將李昇當日在朝會上所控訴的定國公的罪行查得一清二楚。結論就是罪名無誤,證據確鑿。

有了這個結論,御史臺聯合大理寺上書要求逮捕罪臣盧松毅。雖然仍有不少官員打心眼裡不相信兩司的調查結果,但迫於形勢也沒辦法為定國公辨明。只得寄希望於韓相能夠力挽狂瀾。

但讓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韓相併沒有因為定國公是他的多年老友就有所徇私,而是直接下令讓刑部封府拿人,並著刑部、大理寺和御史臺三司會審。

就這樣,堂堂大齊戰神、定國公盧松毅連上朝抗辯的機會都沒有就被下了刑部大牢。

進入刑部大牢後,盧松毅不知為何,在面對三司官員的審訊時一言不發。這讓那些參與審訊的官員中相信他清白的人想要幫他都無從下手。

盧松毅的不配合讓案情幾近停滯。三司的官員中誰也不敢在盧松毅還未鬆口的時候就給他定罪。

這樣僵持了數日,大理寺卿率先忍不住,他上報朝廷,談及盧松毅態度惡劣、拒不配合,懇請允許對他用刑。

朝會時文武百官在此事上議論紛紛,但絕大多數人都以為對為大齊立下赫赫戰功的定國公上刑實為不可。

果不其然,韓相當場拒絕了大理寺卿的請求。但他同時表示,如果盧松毅一直拒不配合,只要證據充足,為其定罪亦無不可。

有了他這句話,三司立刻調轉方向。他們不再費盡心思、想盡各種辦法只為撬開盧松毅的嘴,轉而去挖掘更多能夠給定國公定罪的罪證。

這個時候,李昇再次粉墨登場。他拿出了更多來源不明的證據。這其中有定國公與他人的通信,有一些曾與他有過交際之人的口供,更有甚者甚至有定國公府中執役的僕從的告發。

三司拿到這些證據如獲至寶,很快就緊鑼密鼓地製作了一份能夠自圓其說的定罪書。

陸懷瑾當仁不讓,代表三司將定罪書在朝會時呈上。待文武百官傳閱一遍後才滿懷憤慨地將定國公犯下的累累罪行悉數複述一遍。時不時地還為眾官員展示他們查到的能夠佐證定國公罪行的證據。

他的這一番表演可謂是有聲有色。講到動情之處他還會不由得涕泗橫流,為定國公利慾薰心、晚節不保而感到羞愧和遺憾。

讓不少心中仍有疑慮得官員不由自主地順著他的思路一步步地往堅信定國公有罪的方向走。

陸懷瑾在結束表演後,當即向韓相請示給定國公盧松毅定罪。依照大齊國法,單單裡通外國一個罪名就足以讓整個定國公府灰飛煙滅。

他還假惺惺地表示看在定國公往日的功勞上,可以不夷滅三族,但奪爵抄家、令他自戕卻是朝廷能給的最大的恩典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韓相似乎也不能逆勢而為。但他並未直接支持陸懷瑾等三司官員的定罪之說,而是言明事關重大,需要奏請皇帝,恭請聖斷。

韓相爺把皇帝抬出來,眾官員頓時偃旗息鼓。畢竟皇帝已經多年不上朝,乾元殿中的一些年輕大臣甚至沒見過皇帝一面。而能與皇帝一直保持聯繫的就只有定國公盧松毅和韓相爺韓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