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清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五章 局勢變換

北漠王庭的旨意看似是勸誡,給了攝政王達勒足夠的尊重。但王庭的一系列舉動卻讓達勒陷入兩難之中。

北漠王庭的旨意傳開後,北漠上下以及大齊北境都在觀望達勒會做怎樣的應對。

達勒並未讓關心此事的有心人等太久。他在北漠王庭特使送達旨意的次日,就毫不留情地遣返了王庭特使。並在當日晚間發動了對涼州姑射城新一輪的襲擊。

別看只是將進攻的時間延後了一日,取得的效果卻遠不如預期。

涼州邊軍抓住北漠王庭與達勒之間鬥法的機會,狠狠整頓了一番軍紀。

雖然說下重手整治軍紀只能治標難以治本,但至少讓邊軍將士們把心思用到了對抗北漠入侵,而不是難辨真假的傳言上。

所以,達勒的這番進攻雖然來勢洶洶,但還是再次以失敗告終。

所有關注這場戰事的人都清楚,達勒之所以公然違抗北漠王庭的旨意,就是在賭他能一鼓作氣拿下涼州。只要有涼州在手,北漠王庭使的這些噁心人的小絆子根本不會給他帶來多大的麻煩。

但問題是他的一意孤行並未換來戰場上的勝利,這就麻煩了。

姑射城的消息傳回北漠王庭之後,王庭上下群情激奮。不少官員上奏彈劾攝政王獨斷專橫,藐視王庭,請求王上降罪攝政王。

據說,北漠王太后在王庭朝會上表明上假意為攝政王達勒開脫,實則話裡話外都在拱火,讓北漠王庭的文武百官對達勒的不滿持續增加。

那些與達勒走得近的官員在這樣的大勢下,也不得不不著痕跡地撇清與他的關係。

失去王庭貴族的支持,又被蔣易掀翻了大本營,達勒這邊原本一片大好的局勢轉眼間就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達勒自知已經沒有退路可走,只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攻打涼州上。這是他絕地反擊的唯一機會。

唯一的問題在於大齊是絕對不會允許達勒把這個機會變為現實的。

更關鍵的是靖寧侯府認定七皇子之死是達勒在背後搞鬼,不論達勒是否承認,這個罪名他是背定了。

為了讓那些原先追隨七皇子的各方勢力繼續支持七皇子府的皇孫,七皇子府以及靖寧候府必須在為七皇子報仇一事上做足功夫,與此同時也藉機展示他們強勢的實力,威懾四方。

因此,靖寧候府在朝廷還未確定是否要派兵增援涼州時,就已經調動了他們在大齊西北經營數十年的兵力開赴姑射城。

靖寧候府並未隱瞞他們擅自調動兵馬的動作,所以很快就招致了大齊朝堂之上文武官員的口誅筆伐。

但靖寧侯府卻堅持他們這樣做既是為了為七皇子報仇、揚大齊國威,也是為了增強涼州的防衛能力,將北漠人的鐵蹄擋在大齊疆土之外。

靖寧候府先斬後奏的行為大大觸犯了那些對武將無比警惕的文官的禁忌。不論靖寧候府如何辯解,他們都死咬著靖寧侯府不放,甚至將這件事上升到了靖寧侯府意欲謀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