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邊境急報!

 關於官職買賣一事,宋晏清最終作出的判決令林小暖大呼痛快。 

 賣官者,除官籍,打五十大板,此後六代不得入仕。 

 買官者,繳收官帽,杖責五十大板,罰款一萬兩白銀。充軍一年,只管吃住,不發餉銀。 

 林小暖原以為他會用什麼凌厲手段,以儆效尤,沒想到他用了這麼一個損招。 

 宋晏清心思轉得很快。 

 買官的不是手裡有錢嗎?那我就要了你的錢。 

 賣官的不是不在乎官職嗎?那我就奪了你的為官資格,你的後輩也不要想著當官。 

 不是怕孫子餓死嗎?那你們就全家去種地。 

 只要肯勞動,苦歸苦,總歸餓不死。 

 對此,林小暖唏噓不已。 

 【好不容易考出了一點功名,卻因此事丟掉烏紗帽,甚至斷了後輩的入仕夢。】 

 【且不說後輩會對他們如何埋怨,只他們自己來說,也是寒窗苦讀數十年的努力付之一炬。】 

 【是我的話,想想都要慪死了!】 

 雖說唏噓,但對於宋晏清的考量,林小暖依舊拍手叫好,直呼高明。 

 此法既懲戒了買官賣官者,又為其他觀望之人敲響警鐘。 

 宋晏清沒有明面禁止官職買賣之事。 

 他藉著此事,讓眾人都看清楚買賣官職的後果。 

 忍受不了為官的清貧悽苦,想賣官? 

 可以。 

 但你要忍受後來人以及周圍人的眼光,還要找辦法尋求自己內心的平衡。 

 沒能力通過科舉選拔入仕的人,卻依舊想做官是吧? 

 好。 

 以後朝中一部分官職明碼標價。 

 你戴了這個帽子,就得給我辦實事。 

 有能力就給你體驗一段時間,做得好就給個“同獻策”稱號,以後有相關的事情你有權利提出建議。 

 倘若沒有那個能力,還想逞那官威…… 

 膽敢做錯事,便是重罰。 

 罰錢罰板子,還要發配軍中不給軍餉。 

 這一辦法實行之後,竟當真有一小部分官員決定賣官。 

 也有那麼一些有錢有野心但沒資格做官的人,冒著巨大風險買官。 

 宋晏清正愁國庫沒有錢,經此一法還能為國庫增加一項進賬。 

 此法風險雖大,卻也能真的從民間考驗出少有的能力強大之人。 

 當然,這些事都是交給吏部去辦的。 

 宋晏清只管查賬,核驗實施效果。 

 官職買賣的風波平靜之後,秋季也即將步入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