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什麼是人才

 她擦了擦嘴唇,便轉過頭,此時有人敲門了。

 “張杭呀,還沒起床嗎?你朋友來了。”

 “誰啊?”張杭拉開窗簾,看了眼,是一輛黑色的寶馬車:“奧,是老彪啊。”

 張杭捏了捏喬妹的臉蛋:“走,下去坐會兒。”

 喬雨琪嗯了聲。

 乖巧的跟著張杭下樓,到了客廳,孫大彪也拎著兩箱子的茅臺進屋了。

 “過年好啊,新年快樂......”

 孫大彪很熱情的打招呼,看到張杭後,稱呼為老闆。

 兩箱飛天茅臺年代酒,十幾年前的老酒,兩箱的價值差不多十萬左右。

 吃水不忘挖井人。

 孫大彪給張杭送禮,肯定是捨得花錢的。

 他也看到了未來和前途。

 在鶴城,自己的人脈關係,以及那點生意,比不過去江州的發展。

 去了不到半年啊,就買了寶馬7系,衣錦還鄉......

 以前的他,看上去很牛逼,實際上一年到頭,剩不下多少錢,現在的他從內核變得富有,買一輛寶馬車,手裡還有不少錢呢。

 所以今年四處送禮,孫大彪準備的比較充分,花了大價錢,不過也只有張杭這裡是最貴的。

 孫大彪坐著聊了幾分鐘。

 張承文和喬亮他們明白,孫大彪是張杭公司的副總。

 孫大彪適時離開。

 走到門口,上了自己的車。

 這一幕,讓喬亮心中唏噓:和張杭混的,都開寶馬7繫了......

 以前喬亮覺得,自己有個小轎車寶來,有一些存款,是圈子裡比較成功的,可現在,只過了半年多,怎麼感覺自己的愛車,越來越矮了......

 又過了幾分鐘。

 喬雨琪和張杭說著關於比特幣收購的事。

 過程很輕鬆,那些礦工不願意留這東西,很容易就能收過來。

 張杭說的十萬枚任務,可能再有一個半月左右,就差不多能完成了。

 比特幣啊。

 張杭笑了笑:“很好,繼續加油。”

 喬妹坐了一會兒,和爸爸媽媽離開了,去串門。

 張杭家裡,大概上午九點五十分。

 就有親戚開始登門了。

 四叔張承全帶著小女兒,小布丁來到家裡,他們帶了六箱禮品,和往年差不多,都是些水果、啤酒和飲料等。

 然後一家又一家的親戚,陸續到來。

 廚房開始忙碌了起來。

 好些親戚都在廚房幫忙,大概下午一點半,飯局開始了。

 這一次,父母兩邊大部分親屬都來了。

 張杭本來屬於年輕小孩那桌的,但實力不允許啊,他坐在主桌。

 和張杭同齡的幾個人,看他的眼神也有不同,羨慕或一些無奈。

 “計劃書小杭看過了,他很支持和看好。”

 王宏軍張羅著說:“等過了十五,公司會成立,大家按照自己的計劃書,可以行動起來了......”

 這是張杭願意見到的事,他出錢幫幫忙,但不出力,還是要以王宏軍為主導。

 張杭覺得自己其他事都很忙了,餐飲這裡是肯定不會參與什麼。

 賺錢了就拿分紅,賠錢了也無所謂。

 雖然成功的概率高一些,但也存在賠錢的可能性。

 像傳媒公司,要是沒有三千多萬違約金,整個公司的運營,肯定是賠錢的。

 當然,也正因為有那筆錢,張杭才會開發小丑舞團。

 開公司的最終目的,肯定是為了盈利。

 張杭也希望大家能夠努力完成他們想做的事,完成想要奮鬥的目標。

 當王宏軍說完後,張杭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態度。

 至於王彩霞和張承文,完全被這種投資浪潮的激情氛圍所覆蓋。

 直到十幾分鍾後,話題才聊到了生活方面。

 張承文這才找到了歸屬感。

 從下午一點開始,飯局持續到三點鐘。

 大家下了餐桌後,眾人圍繞著張杭和王宏軍,聊著關於創業的事。

 “小杭在江州買了大別墅。”

 “裡裡外外花了七百萬。”

 “說那個太遠了,哈哈,看外面那輛攬勝,就要小兩百萬啊。”

 “誰能想到,小杭這小小的年紀,竟然當大老闆了。”

 “有一說一,這個確實想不到,咱們的二十歲,不是在幻想談對象,就是在學習或工作,幹活兒,能吃飽飯就心滿意足了,哪會想到創業呢......”

 時代不同了。

 張杭這批長輩,對全國的大環境而言,就他們那個年齡段的,曾經都經歷過困苦,資源很少,小時候,能吃上一碗白米飯,都很幸福,能吃上一個白饅頭,都很香。

 再後來,還有饅頭沾白糖的吃法......

 張杭出生後,依稀記得,小時候自己期盼過年,只有過年那天,才會是一桌子豐盛的飯菜,平時家裡的菜,以素為主,肉菜少見。

 而如今,滿桌子的美食,雞鴨魚豬牛羊驢馬肉,應有盡有啊。

 一直到下午五點多。

 親戚們陸續離開。

 大年初一這天,也差不多結束了。

 來的親戚,帶的禮物很多很多,當然了,王彩霞也給出去不少紅包。

 接下來的幾天,幾乎就是每家請客吃頓飯,吃完飯玩牌啊,聊天啊,各種各樣的活動,親人們歡聚一堂,瀟灑娛樂。

 大概六點鐘,張杭開著路虎車,來到了九龍國際大酒店。

 到了凌妃的房間,兩人出門,去了一家電影院。

 看了一場仙境之橋的電影。

 又逛逛街,晚上十點回到酒店。

 水路,旱路,空路,都得依次體會,其中美妙,不必外人道也。

 西杭。

 大年初一這天。

 李鈺的小叔家,在附近的鎮上有一個超大面積的住宅。

 親人們一共十幾個人,每年都會在這邊玩幾天,每家都能住下。

 並且小叔李漢年年都在這邊買頭豬,吃熱乎的殺豬菜,是他很喜歡的。

 “東北殺豬菜,味道好,我啊,就饞這口。”

 李鈺的父親李盈,在家裡是老大,下面還有老二李鶴,老三是李漢,小妹是李蘭。

 現如今,只有老二李鶴夫婦,十年前出車禍,人沒了。

 他們有個女兒,叫李英竹,今年三十六歲,八年前也就是她二十七歲的時候,在工作中認識了一個外國友人,最後嫁到了國外。

 她生下了一個女兒,前不久聽說離婚了,今天也是李英竹帶女兒回國的日子。

 李鈺和李英竹偶爾會打電話。

 以前經常會在一起玩,那個時候,李鈺才十幾歲。

 她也挺喜歡和姐姐出去嗨,總能見識到不一樣的情況。

 不過,想起了姐姐的脾性,李鈺總會莞爾而笑。

 雷厲風行!

 很多時候,都是說一不二的。

 這是從小養成的性格,她爸爸媽媽,希望孩子有主見,日常生活中很多瑣碎的小事,都讓李英竹來決定。

 後來吧,因為太有主見,又被二位家長矯正一段時間,只是效果大打折扣,人是從出生到七歲左右,就已性格養成,再往後,想要改,談何容易?

 在鎮上的大院,這裡以前是養老院,黃了後被李漢買下來的,改裝一番,成了五棟住宅,每個都是三室兩廳的格局,其目的,就是為了在鄉下種菜,逢年過節讓親戚們來熱鬧熱鬧。

 也是家裡條件好,所以能折騰的起。

 此時,下午兩點鐘,最中間的主房內。

 李盈和李漢在陽臺處下棋,喝茶。

 李鈺坐在沙發上,小姑李蘭和她的兩個女兒,加上其他少許親戚,坐在旁邊聊著天。

 “小鈺啊,你交男朋友了嗎?”李蘭來到李鈺身旁問道。

 “額......嗯。”李鈺遲疑了下。

 她不太好意思,和家人說關於男朋友的事,但她想到了,如果否認的話,又會有一些親戚,張羅著給自己找相親對象,而且自己男友那麼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