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慧目 作品

第2章 不似書生勝是書生

 她自己知道,雅樂的成功與她沒有半點功勞,現在這種局面,已經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人要知足,要惜福。 

 雅樂長老就不說了,她帶出來的弟子都頗為孝順,二丫那丫頭總會偷偷的藏一些好吃的,見到就嚷嚷讓師祖吃;李欣然則是比較老實,每次都認認真真的磕頭,怎麼勸也勸不住,都是好孩子。 

 就算是像夜小天、狗娃這樣的後輩,對清秋的禮節問候沒有半點虛言。清秋就像一個窮在山鄉的長輩,突然冒出好幾個年輕有為的後輩,對自己恭敬有加,簡直不知道該如何自處,每每想到此處,她總會偷偷抹掉眼角的淚水,然後轉臉笑得合不攏嘴。 

 夜小天久居世俗,對於哄老太太開心這樣的事情算是手到擒來。幾番來往,清秋反而對於夜小天也是最為看重,在她的眼中,世界上就沒有比這孩子更好的男子漢了,知書達理,知冷知熱。 

 夜小天在濟世堂的名聲大振,清秋可謂功不可沒,要知道,她居住的地方全是些心智未成熟的少女,她又頗有人緣,事情就隨著她想象的在發酵。 

 這一幕的策劃者簡直比自己的成就還要自得,對於夜小天,雅樂終於有一種養在深閨無人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感慨。 

 心情大好的雅樂,甚至會同意讓極少數順眼的人聆聽夜小天的故事會,且不說這些人的口口相傳,就是簡簡單單的拜望夜小天,也會讓雅樂有一種早該如此的感覺。至於擺架子開黑口想要全本的宗門,雅樂一概回絕,冷漠的說道,心誠則追書,不耐則棄書,不強求。 

 雅樂師姐性情的轉變,夜小天也是靠妖姬姐姐的提醒,這才慢慢品味出來。對於妖姬來說,雅樂是她最為忌憚的存在,以前是天性相左,後來是道法剋制,對於她的變化,妖姬最為敏感。 

 簡單來說,現在的雅樂好像又朝著無矩的方向在走。 

 最早的以前的雅樂師姐,是因為性格不全,需要補全這份人格,所以才會有支離破碎的感覺。後來的雅樂師姐,是逐漸融合各種性格特點,這是完整人格的初露端倪,也是雅樂修道有成的關鍵。 

 現在的雅樂就有點返璞歸真的感覺了,性格特點也變得更加的具有辨識性,也更加的自我。這樣極端的變化,讓夜小天一開始不適應,若不是妖姬姐姐點醒,夜小天還以為雅樂師姐又開始作怪。 

 原來,修道有成的大拿,大多都會走返璞歸真的這一步,這也是最為接近天然的境界,真者耿真、惡者更惡、魔者墮魔、美者善美,這些都是合道者的最基本表現,是一種更合乎天道的境界。 

 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讓夜小天對於修道這件事,有了不一樣的認知,這是山野修士一生都求不來的悟道機緣。 

 如果說對於故事及話本,聽眾或觀眾的激情,夜小天還能接受的話,那麼他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隨口說出的詩句,造成的反響遠遠高於那些他絞盡腦汁的故事。 

 看著好似著了魔一般的眾人,如痴如醉的一遍遍反覆琢磨和回味,夜小天自問,自己是不是一下子用藥用太猛了。他承認很多詩句是傳承千年的名句,是最為流傳深遠、回味無窮的金句,但是他還是忽略了這個世界對於詩句的膜拜。 

 甚至有人已經在為他鳴不平,若是在儒家讀書人的天下,詩仙的稱謂非夜小天莫屬。對於這樣的狂言,夜小天沒有當回事,但是已經有很多人開始造勢,這是夜小天絕不會想得到的事情。 

 李欣然專門有一本詩集——《三清詩集》,那裡全是打聽得來的,夜小天隨口說出來的經典詩詞,包括打油詩。這些詩歌完全看雅樂的心情,興致到了的時候,就賞賜一般放在濟世堂山水邸報的正中央醒目位置。 

 以上種種還不是結束,夜小天講述故事的大多是影視經典,雅樂師姐又是精通音律的,對於夜小天的聲樂造詣知根知底,每個故事不配一個歌曲,雅樂師姐就能一直盯著夜小天看,除非得到滿意的答覆,這才會欣慰點頭。 

 無奈之下,夜小天也只得厚著臉皮開小型現場歌聲秀,雅樂師姐興趣來了,還會賞臉給他伴奏。對於譜曲這件事情,就算是李欣然也一籌莫展,最後還得是雅樂師姐為之親自操刀,所以譜曲流傳甚少。 

 對於夜小天來說就是遊戲之作,但是這些片頭片尾曲也成為夜小天的傳世之作。因為音樂的力量是無窮的,與故事相得益彰,又朗朗上口,流傳起來更為廣泛和方便,夜小天的大名從濟世堂流傳到其他山門之中,最後越演越烈,山下的官家也開始追逐葉大師的風采。 

 其實對於夜小天來說,會不會被人仰望不是最重要的,起碼他以前喜歡調侃狗娃劍仙的事情,絕大部分也只是調侃而已。多年宅男的他,多年作為普通人的他,真真覺得作為一個普通人,是一件幸福的事。 

 但是對於現在他的處境,他也能泰然處之,不管怎麼說,這些是在他前世大浪淘沙這麼多年,留下的經典中的經典,被這個世界認可,是一種滿懷民族感情的自豪感,至於是不是他竊取的,這個已經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