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33章 仙蹟靈蹤知幾許

 “東丹雖然派了使團,但朝廷如何不知道其中利害,即便沒有東丹大軍南下的消息,朝廷袞袞諸公也不會顢頇到讓東丹使團窺探我朝虛實,查明地理,偵探軍情。如此,引路的客省官員原本還無奈於使團沿著臨海商道南下,如今如何不會藉機帶著使團繞圈子走冤枉路,凡不利騎兵之路才是首選!”

 “如此以來,凡平原大道及沿途城池府縣,除一二避無可避之處,皆可排除在外。”

 蘆頌補充道。

 柳二郎莫看一副紈絝子弟模樣,但久在地方,也是熟稔軍務之人。而從他下面的問話中,也不難看出其實是個內心堅定,並不易為人左右的性格。

 “清鵬兄,便是如此,若是沿途皆走著山野坎途,賊人下手的時機豈不是更多?咱們又如何一一兼顧?”

 這話問到了點子上。

 就好比洪水滔天而來,便是不知地理水文之人,也大概知道這洪流必然還是按著河道而來,但是在哪裡最容易阻斷或者疏導洪濤,那便是門大學問了。

 此時也是如此,若是走康莊大道,反而方便按圖索驥,擇重點下手。就怕這天馬行空的行事風格,實在讓人難以捉摸。

 但是宗三郎一番話解答了大家的疑惑。

 “誠然如秦越兄所言,若是賊人真是殺人越貨的角色,我們還真是難辦了。可惜,這些賊人雖然沒有現身,但是咱們也將他們大致看個明白!”

 “這兩日,父親帶領我們要過海去阻止使團落入賊人設的局中。有些話,父親沒有說透,但是我們現在想來,確實有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看諸人越來越認真地聽自己發言,宗三郎反而愈發沉穩起來。

 “咱們下意識認為使團是中立或者是受害者,而我們須協助他們防範賊人陰謀!其實這是大錯而特錯的,若非是風師兄之前分析路線而點破,恐怕我等還身處峽谷而四顧茫茫。”

 柳瑒聞言先是一愣,然後也是面沉似水,深深思索起來。

 “東丹使團前來明擺著就是探明我朝虛實,為秋後大軍南下作準備。而賊人所作所為難不成還會阻止這圖謀嗎?恐怕在這一點上,賊人較使團更為迫切。既然如此,為何賊人還要設局?為誰設局?為什麼目的設局?”

 一連三問,每一問都錘擊著諸人的心神。

 “方才我們三人分析中,秦越兄有番話,再落到這局面中,以我短淺眼界,姑且說之,諸君姑且聽之。”

 三郎頓了頓,繼續說道。

 “今日凌晨這一場海戰,便揭示了賊人的套路,便是局中局、套中套的手段。按著其行事風格,使團此來是給咱們肇晟兩國設局,而我父與柳叔父、虢叔父皆是反其道而行之者,因此賊人佈局並非針對使團,而是針對所有不利用東丹使團南下行事之人。”

 “如此一來,便說的通了,為何從一開始,其千方百計阻止我父過海。因為從一開始,他們的佈局就是為了方便使團行事而為。”

 “若是如此,他們為何還要激怒大明府以興海防禁海呢?”

 虢三娘一語切中要害,大明府海禁不就逼迫使團改道延期了嗎?

 “且不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再看大明府海禁這事,本身不就很奇怪嗎?”

 宗三郎沒有明確回答,而是反問道。

 “便是問你,如何反問我?”

 三娘臉皮一紅,嗔道。

 三郎哪裡領會這小女子心思,乃繼續說道。

 “大明府乃是北疆重鎮,便是雕雲叔父率領巡海水師未歸,那大明府依舊有甲士萬餘,艦船百艘,為何不下海擒賊,反而嚴防不出?”

 “你是說,大明府這番動作並非對外?”

 柳瑒問道。

 三郎點了點頭。

 “確實有些古怪。”

 仝三郎接過了話。

 “三郎這麼一說,卻也是我心頭疑惑,即便是些許海寇造次,大明府何至於防範如此小心謹慎,甚至說是謹小慎微。”

 仝三郎看尚有人不解其中利害,再看父親示意其大膽放言,於是繼續說道。

 “想我仝家已經是渤海之上數一數二的海客,可若是遇上官府水師,也是上下有別。便如那艨艟大艦放在民間便是龐然大物,可在朝廷手裡也不過是三流貨色。而蛇家叔父所領船隊,便是我仝家傾盡所有,也不過是不分伯仲的局面。”

 這些話是實話實說,這也就是在自己人面前,放到江湖上說這等話,那仝家可就丟臉了。

 “按著常理,便是遇到不怕死的海賊入寇,官府戒嚴乃是應有之意,所謂戒嚴便是如新市港那般足矣,然後必然是艦隊出海警戒,然後遣人通報如我仝家這等海商巨客前來襄助,如此必然是要麼海戰殲敵,要麼是四海追賊,豈有作縮頭烏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