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97章 寶晉軒窗臨望處

 “我也不與你們詳細說來,只需牢記眼前事未必是心中事,心中人不可做眼前人!”

 老道一席話把眾人從煩思中拉了回來,

 “我們說那人不被人注意,便是他將下宇朝幽帝推到臺前,用了好大野心勸動這絕頂聰明的帝王,來做下人間最愚不可及之事。他要將幽帝捧為淨世白蓮,不只當人間帝王,還要作三元三天神主聖君!這不同於俯首為昊天上帝之子,畢恭畢敬承接三清法策的天子,受策於天則帝王還須尊崇天道,感應地時,順應人倫,而帝王不在是天子,而是凌駕於九霄之上,誰還能制約他?誰還能約束他的胡作非為?那個約束每個帝王無限慾望的鎖鏈,就這樣被此人解開了!”

 老人越說越激動,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萬民為芻狗,本來這是天地與聖人持中正之道,不偏不倚而行,那時天下卻迎來了真正的將生靈當做芻狗的魔君,而無論是幽帝還是他身後那人到最後都不認為自己是在作惡!”

 老人雖然被稱為師叔,其實年齡比宗放年長的多,只是拜入師門較晚,因此才位列宗放等人之後,其實年紀已經六十餘歲,幾近古稀之年,說到此時,似乎觸動了老人傷心處,那悠悠眼神看向的乃是一甲子前的不堪回首往事。

 幽帝諸惡,罄竹難書,而諸國史官皆在帝王主導下,隱瞞許多往事,並非是為尊者諱,而是那些往事實在不堪回首,只希望就此泯滅於人間,不再有後人為之。

 而那些沒有詳細記載的故事,背後是無數生靈的絕望吶喊和痛苦呻吟。

 先有幽帝以為三清道尊不足為奉,乃聽那人及其黨羽胡謅,以三界始祖取代三清,即所謂三無聖祖,其一號為元始天尊之父無名天尊,其二號為道德天尊之母無上元君,其三號為靈寶天尊之父無形天尊,而幽帝便是三無聖祖凝聚真元所化,自號鴻鈞大道君。於是用百萬民力修建高三十三丈三元聖壇,上立十八丈高神像,合九州赤銅、黃金、白銀、珍珠、瑪瑙、白玉、香木以為之,十年乃成,百萬民夫死者不下三成。

 其後作觀風行殿,遊幸天下,這觀風行殿形制乃是重簷廡殿頂的面闊九間木殿,上可容納百餘人,下面用巨車承載,前挽千匹駿馬,後驅千頭牯牛,方能行動,然後十萬人前面修橋鋪路,後面隨行者不下二十萬人,所過之處皆須供奉,乃至沿途倉貯皆空,百姓饑荒,其遊幸四方,沿途餓死者不可勝數。

 然後又造望舒龍艘,巡幸四海,這望舒龍艘乃是長三十丈,闊十丈的巨舟,船樓高聳凌雲幾有二十丈,可乘千餘人及百匹駿馬,從大明城出發,前驅三百里,而後隊尚擁擠不能出海,隨行各色船隻千餘艘,用十萬人,先中海而出大洋,在往北洋入勃海,用時三年,得入勃海天津時,人船十不存一。

 而後再舉兵北征北戎凡七年,徵調北原、東陸、西陸軍前後百萬眾,七年五徵皆鎩羽而歸,耗費輜重無算,人丁得以返鄉者二三矣。

 又有于山北營建運河溝渠,意圖連接江河,其間發徭役徵調民夫凡三百萬,三十年間,除往北原三條支流運河建成,江河之工徒廢,而因崑崙南北男丁盡為之徵調,導致山南農田荒廢而致饑荒。

 至於東北諸原也因棄耕而引蝗災,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而幽帝意猶未盡,在此所謂五大功德之上還要再做四件大事,以至眾叛親離,無人不反!

 以上許多故事也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接下來的故事就聞所未聞了。

 幽帝三十六年,趁著幽帝北伐北狄之時,率先起兵造反的乃是幽帝宗親,與後來大綦王族虎氏,大晟王族龍氏,如今後宇朝世卿鷹氏齊名的中宇朝煬帝后裔庚戌鳳氏,然後先宇朝靈帝后裔庚子鳳氏、前宇朝幽帝后裔庚午鳳氏亦反,皇族內鬥到最後,給了四夷夾擊而進機會。

 以至於到最後只有庚寅鳳氏與庚申鳳氏兩支小宗子嗣尚存,待幽帝被殺,突然有股勢力聲稱庚申鳳氏乃昊天上帝三世轉生為人間天王、萬靈法皇,同時天下已經揭竿而起的諸義軍中,竟有東三西北三十六路反王皆自稱白蓮信眾,擁戴天皇降臨。

 到了這個時候沖虛宗十二方祭酒才恍然大悟,也查實那人便是沖虛宗三老之一,道號大賢良師的黃帝后裔,千年道統傳人天祿白靈。而他那時候已經策動三十六方祭酒的二十四人,擁戴新帝,再開一個新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