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33章 夬剛未終戒莧陸

 諸人聞言皆是認同,柳瑒與三娘、仝維雖然感情上難以接受,但是畢竟也是經歷了一次大戰,已經是絲毫不敢輕視賊人實力。

 “因此,先生與虢叔父才決定親自趕赴中山,勢必確保柳叔父無恙,並且配合柳、虢叔父在東丹大軍南下之前,將刺奸與中山好好的篩乾淨砂礫,確保中山方向無虞。”

 柳瑒攥緊了拳頭,嘴唇緊咬,顧不得鮮血都淋漓流了出來,源淨一巴掌把他拍醒,

 “秦越,柳叔父吉人自有天相,再者,中山乃是你家根基,賊人一時先手,豈能長遠,必能等到咱姨丈的到來,你可要打起精神來,憂患得失此時都是於事無補!”

 源淨與宗淑乃是姨表親,當然也與仝家、柳家有往來,而隱仙派的修行講求的便是超脫自在,隨遇而安。

 凡事都能舉重若輕,才能遊刃有餘,如此便能分得清利害得失而進退有度。退一萬步,也是告誡柳瑒,喜怒不形於色才是生存第一法則。

 至於第二點,也只有宗放一門親眾曉得,那便是將真實情感包含在真真假假的外向表現裡,並非虛情假意,而是虛實難測,如此才是安身宦海的第一法則,可惜,莫說宗淑這個年紀,便是親叔叔宗端也難以做到將情感收放自如的地步。

 “介文師兄,我父南下之時,對於我們如何行止可有安排?”

 宗淑明白讓一個人走出情緒最好的辦法,皆是全身心投入到有的放矢的具體事務中去,礙於身份柳瑒與三娘不能進入大肇官場,唯一讓他們調整過來的,那就是一如既往地忙碌起來。

 “先生只叮囑量力而行,若是要有所作為,務必在雷師兄、源師兄還停留在丹南時候開展,也請智師弟、風師弟、秉文安心於正途,所謂殊途同歸,切不可與承公離心離德,艱難時,若退一步便去復真觀請見紫芝師叔,若是迎難而上,唯以堅持二字,屆時必有大機遇用來破局!”

 果然二位師兄與紫芝師叔的出現都是父親的協調安排,果然自己不是糊里糊塗的隨波逐流,大家的所作所為父親那是瞭然於胸,果然父親與承公、橫公之間或隱或現的有著聯繫,想到此處,宗淑也不糾結,眼界多高就做多大的事,父親未讓自己涉及的,若是冒冒失失闖進去,不只是於事無補,更可能弄巧成拙。

 “這麼說,先生並不認為僅憑承公便能解決東丹使團身上的疑團,還是需要我們來破局?”

 蘆頌也咂摸出來味道了。

 “如今我們也算走出了第一步,那便是東丹使團的所在。接下來,我們從哪方面著手?”

 風鳴聞言而之雅意,

 “秉文的意思是,我們下一步是從承公這裡著手,還是想辦法探明峽谷中的虛實?”

 蘆頌點了點頭。

 但是宗淑將這兩點都斬釘截鐵的否決了,

 “身為經撫司僚屬卻要探聽承公不欲宣之於眾之事,諸位兄長是否有些草率了?無論敬玉博帶著什麼使命去與他父親勾對,目前我們都不應侷限此事上,若是如此,我們的眼界只會越來越窄,直到一葉障目為止!”

 宗淑又說道,

 “至於探訪東丹使團虛實,也不是我們該做的,若是前日去做也就罷了,但別忘了咱們現在已經有了官面身份,至於秦越、三娘更是不可。諸位兄長,莫要忘了,那玉虛宮也是大晟敕建宮觀,若是秦越他們再陷入其中,等那大綦使團也來此,還不成了五國春秋了?”

 沉默,是因為大家都陷入沉思。

 確實,如今身份看似已經是更上層樓,但是無形的桎梏也多了起來,一舉一動都意味著經撫司乃至大肇朝廷的體面,已經不能如江湖人物那樣自由灑脫了。

 大夥兒都等著宗淑拿主意,這幾日來,似乎已經成了常態。而宗淑也清楚並非他胸中成略勝於他人,更多的是兄長們在幫助他成長,論涉世經驗他無法比肩雷、源二位甚至比不得彰小乙,論文章才略也不能企及介文、秉文二位,即便是柳瑒也比之不足,再說將略武藝有哪裡是能與智、風二位相提並論的,便是仝三郎也是略有不及。

 然而他們此時都在等待著這個少年發號施令,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諸位兄長,這兩日我都在心中不斷做了許多設想,如果直到此時,咱們都未涉入丹陽事務之中,如今是什麼局面?”

 宗淑扳起指頭說起來,

 “承公這場大局無論咱們出現與否,都是如今局面,而扳倒欒大判後,承公總攝軍政,橫公總理財利,營丘大判總領庶務,難道如此以來應天府就能安靖了麼?這些賊人莫非知難而退,就此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