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37章 園林漸覺清陰密

 且不說這樂的眉眼都開了花的廟祝,只看一行隊伍又重新往縣衙而來,午時出來都城隍廟,這麼咫尺距離竟然是人山人海,而大肇莫說官員出行,便是帝王也寬容黎民如此擁戴之意,因此前導即便是調動府縣衙役,也只能拿著水火棍擺著虛架子一步步往前面挪,待隊伍返回府衙已經是午正了。

 除了沿途的護衛,也只有蒼龍固、紫舒輈等人簇擁著承公一路往後宅來,到了後宅便由公良吉符、營丘潭引導,獨自進入灶房,面對收拾一新的灶房承公是視若無睹,只捧著三炷香插在灶王龕的香爐中,這也是新官上任的重要一環,便是祭拜灶君司命。

 祭拜灶君,也不是隻為自己祈福,而是由這位神仙告知上蒼,這府衙宅院有了新主了,前面多少罪愆都與現在這位以及其餘屬官、家人無關,祭拜應用的蜜糖點心回頭也是分給府衙內每個人享用,也算沾沾承公的貴氣,如此講究承公也欣然為之,也算大家都討了個好彩頭。

 這套儀式張羅完畢已經到了未時,許是所有人到現在都是滴米未進,因此分享這蜜供來,個個都是爭先恐後,既是果腹,也是沾些福氣,幾位官人便與僚屬們就在後宅的池塘邊亭榭中小憩,用些茶水,細點,接下來還有儀式要繼續,如此可見這地方官沒個好體力便是上任也是苦差事。

 未正,首先要進行的乃是承公作為應天府府尹的接任儀式,來到正堂,這裡對比昨日又有所不同,公堂之上,衙役分列左右,至於職銜牌也分列衙役身後。

 只看這職銜牌便絕非等閒知府所能比擬,堪稱已經是地方官的極致。

 左面依次是六面職銜牌,分別是推誠保德功臣、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給事中,開國侯、賜紫金魚袋;右面也是六面職銜牌,自上而下,文前武后,依次為丹南路經略安撫使、管內勸農使、知應天府事,丹南路馬步軍都總管、丹南路沿海水軍制置使、提舉本路兵馬巡檢盜賊事 。

 其中給事中乃是依據差遣擢進,丹南路馬步軍都總管、丹南路沿海水軍制置使循例添差,如此以來,丹南馬步、水軍,無論禁軍、廂軍皆在承公節制之下。

 直把這十二面職銜牌一一看來,也不免讓許多人炫目,正所謂昨日還是嶺南謫客,今朝已做殿上元臣。更何況,雖然承公總是自稱老臣,其實年紀尚不及知非,將來成就不可盡言。

 於是僚屬們更是精神煥發的跟隨著承公繞道來到戒石亭中,樂班奏樂,閫吏與衙役們都以水火棍整齊的擊打地面,直至承公來到正堂公案前才作罷,而僚屬們卻也只能留在甬道兩旁,畢竟這裡是應天府尹的場面,不是經撫司的地界。

 中夏素無動輒跪拜之禮,這時節,承公也只是拱手望北闕拜印,感謝天恩也就罷了。早有營丘大判引著司印、司閫當著承公面來勘驗符信以及府衙、倉廩、文庫等鑰匙,然後便是四曹參軍上來呈報實務,有司理參軍遞交刑獄決案,司戶參軍遞交戶牘倉簿,司法參軍遞交刑獄公案,司士參軍遞交文教案。

 隨著營丘潭領班參見府尹,堂外官吏按著規矩排班進來,這便是地方官的排衙,號稱‘小朝參’,也是地方官最為京官傾羨之處,高居公案後,俯視滿堂朱緋青綠,這等暢懷之感便是當了宰相也再沒機會領會。

 而堂下官佐吏目更是戰戰兢兢,人人自危,這位承公不同於以往那些昏聵平庸之輩,只看承公收拾欒大判手段如此雷厲風行,卻又舉重若輕,如何不讓這些獐官鼠吏們驚懼,常言殺雞駭猴,如今這是殺了老鴞威嚇群雛了。

 許多人是親眼見的欒大判已經換了便服,眼看著就要與敕使一起返回京城。

 對於此點風鳴、宗淑還頗有些微詞,總覺得過於輕拿輕放了,卻被萊觀點醒,如今再看這些地方官員的低眉順目才知果然如此。

 現如今欒大判悄無聲息拿往京城發落,只用陵暴同僚、窺覦上官來問責,其餘無論檯面之上還是檯面之下,都不予過問,便是不給這欒大判以及其後臺伺機煽動情緒,撩動地方安靖的機會,這條罪名只論私德,與他人無干,又是所有人見證的,也清楚的明白承公非要拿此人開刀不可,除非所有為人了保住欒大判一人而跟承公撕破顏面,否則這欒大判斷無翻身的道理。

 如今看來,京城中那位奧援也知道深淺,這件事兒上沒有兩敗俱傷,如今若是他還不放手,必是那邊滿盤皆輸的局面。哪怕是事情鬧大了,朝廷各打五十大板,也不會現在打在承公身上,而那一位若是離開就此被髮落出去,只怕想回來就不容易了。因此,對於欒大判,各方都保持了緘默,上面視若無睹哦,那些地方仕宦也是權當少了個好用的爪牙罷了,唯有大小官員物傷其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