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49章 但知宇內有乾坤

 “既然已經知曉兇犯便是那巫松氏,何必在糾結於屍源?”

 仝商略知了前因後果問道。

 “之所以在意屍源,便是因為若真是至今無人報官,那便做實了這死者來自地方便是這巫松氏藏身之所,且不說這巫松氏為何殺人又為何移屍府衙,要麼這戶人家都死絕了,要麼便是巫松氏最為信任的同謀,前者已經排查排除,便是隻剩後者。”

 智全寶最後篤定地說,

 “巫松氏有恃無恐做下此事,以她的性子應該還潛伏在應天府城內,這才是我日夜憂心所在。”

 蘆頌接過話來,

 “尋常人家咱們肯定是查的清清楚楚了,若是標識出城內還沒有探查之地,只怕都是輕易動不得的地方了吧?”

 智全寶點了點頭。

 雷厲也開了口,

 “所以秉文你的意思便是,這丹陽城那些豪門大族或有欒大判的同黨,或有參與私酒買賣之人,還有的更是這夥白蓮妖教的同謀?”

 蘆頌點了點頭,

 “公良參謀也是憂心於此,之所以承公將縹雲峰如此大案輕描淡寫的處置,便是擔心這些本來各奔前程之人因此反而湊到了一起,若是他們擰成了一股繩,咱們可就落下風了。”

 “如何不能查個清楚,給我一個指揮也就把這事辦下了!”

 源淨倒覺得諸人有些過於畏首畏尾了。

 “這話也就是說說,且不論咱們沒有什麼憑據,便是有了憑據,沒有上諭也不可擅動這些人家!”

 “承公當年便是收拾了宣宗的貴戚,也是先斬後奏,怎個外面走了一圈,年紀大了,膽子也還小了!”

 源淨憤憤難平的說道。

 “住嘴,這等話若是敢出了你的口,我拿你返鄉去跪祠堂!”

 源淨素來只怕雷厲一人,看了雷厲發怒,也就不做聲了。

 “兄長這等話著實不可出口,否則便是承公寬宏,旁人也要發落於你,否則豈不是讓外人看輕了承公的權威?”

 三郎也是沒向著自己的表兄。

 “這些高門大戶的根基可比尋常外戚們深厚多了,而且都是盤踞此地多少代人了,彼此間盤根錯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便是做事情更有不同,其實不過是明哲保身之舉,但若是關係生死富貴,那便是幾股麻線擰成了麻繩,說不得還能把咱們捆起來!”

 蘆頌接著方才話題說道,

 “更何況這裡面還分著三六九等,也不是能以偏概全的,只是承公總是要念著大局,終究是不能在他這任上了解此事。”

 “秉文,怎麼也腹誹承公起來了?”

 風鳴看著蘆頌這般模樣,實在有些不習慣了,畢竟這位謙謙學子可是以承公為楷模的。

 “清鵬誤會我了,我哪裡是腹誹,實在是承公身上所繫事務太過繁重,若是每件事都要在這一年裡有個結果,未免太耗承公心力了,我以為承公乃是濟世人物,若是救時一隅實在是大材小用了!”

 蘆頌環視諸人,這才娓娓道來,

 “我與三郎叮囑諸位一番也不是庸人自擾,而是因為承公已經在做長遠佈局了,若是咱們跟不上他的腳步,那便是蹉跎時光了。”

 “這話怎麼說?”

 “萊通叟告知我,承公已經邀請黎氏兄弟來訪,藺希也來報公良參謀當面,營丘大判已經開始清查蘆海與太丘縣學的在冊人員,凡是有舉人功名的,都在經略司訪問之列,只怕是承公要把丹陽這渾水攪得更渾了。”

 三郎聞言心裡咯噔一聲,好手筆啊!

 “黎氏兄弟也是丹陽仕宦出身,又是士學士拔的貢舉,還是簋璧之的同窗,然而他們出身當地豪門,卻與慶康諸公志同道合,更與欒大判這些人格格不入,如此人物承公引為奧援恰如其分。”

 “不止如此目的,”

 蘆頌繼續說道,

 “家父昨日來了書信,怹轉遷入京在即,其中一封書信便是命我送至大黎先生處,這信乃是未具封的,便是讓我細細閱過再送過去,便是談及大黎小黎二位先生切勿拒絕薦舉,應當勉為其難出仕以利天下的意思!”

 這倒有些出乎意料了,這二位十餘年裡已經拒絕了朝廷數次徵辟與群臣薦舉,難不成這一次竟是真的打算走出蘆海書院了?若是此事當真能成,還真是一樁稀罕事,不亞於宗放也重返朝堂,士悅再入中樞一般。

 蘆頌這番話可算是推心置腹了,畢竟乃是父輩間的家信,其中許多消息傳出去,許多物議只怕即刻會甚囂塵上,如果黎氏兄弟出山,對於應天府的蠅營狗苟之輩,那可真是晴天霹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