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69章 業火消亡睹瑞蓮

 而如今即便是祥守忠、羽微行也只能差遣麾下禁軍協同羈押人犯,任何人想在本地參與此案,都要看承公的意思。

 隨著道人離去,天色漸明,應天府衙不僅沒有安省下來,反而愈加忙碌了,各類消息已經紛至沓來,但是承公最在意的還是這勾結淨世白蓮教的膽大包天之徒。

 此時,承公已經回到二堂,而將大堂留給藺希負責在此接洽消息,也讓他等著營丘潭等人過來,蘆頌也留在這裡協理,若是有緊急、重大、隱秘消息則都由他呈報二堂。

 二堂裡,紫舒軏已經枯坐了良久,其實看似承公從容不迫的接見這道人,卻也做了兩手準備,那便是萬一自己有何不測,便暫時由紫舒軏署理經撫司直至蒼龍固回來。

 因此紫舒軏坐在這裡也是忐忑不安,直至承公他們過來,才算舒了一口氣。

 幾個人坐下來說話,倒是自承公以下,每個人都面沉似水,不驚不喜,不愁不怒,倒好似棋局到了中盤,輸贏都在兩可間的感覺。

 “嘉言,怎麼這名單還多出兩家?”

 承公手裡還是那兩張紙箋。

 “卻是多了兩戶人家,若非那紅蓮便是從這兩家升起,咱們還真是絲毫沒有懷疑者兩家,即便如此我也安排人手都盯上了,並未貿然行動!”

 看到諸人一團霧水,又得到承公許可,公良吉符才把話說開,

 此時在座的除了紫舒軏,楊永節也回來了,羽微行現在也是寸步不離帥司,其餘還有風鳴、宗淑、營丘栿陪座。

 至於源淨、彰小乙與楊都頭都在應天門至端禮門這條主街東面,奉命嚴密監視名單上的人家,只等拿人的命令。

 在公良吉符的名單上明確列出了七戶人家都是高度懷疑涉入糧酒走私大案的,而根據天上綻放的紅蓮對應的人家又多出來了兩戶,而這兩戶倒是讓營丘栿這個本地人都覺得十分意外。

 “這兩戶人家都是致仕的官員之後,家道算不得中落,不過子弟都是中人之資,靠著祖上積累的田產與宅院、店鋪應付生計,也是這幾年出了兩三個進學的子弟,科第不利又不願屈身作吏員,都在應天書院做了教師,其餘的實看不出什麼明堂了。”

 “莫非是這道人故佈疑陣,扯人進來攪局?”

 楊永節這麼說,隨即就被紫舒軏否定了,

 “咱們圈定的涉案名單也是現在才看到,這道人如何未卜先知?他們若是有這等手段,他也不必半途而廢,咱們只等著坐蠟了。”

 承公的思路活躍了起來,問向羽微行,

 “廉訪,這紅蓮現世是個甚麼名堂,某以為先把這個說明白了,否則咱們可就中了淨世白蓮教的道了!”

 羽微行聞言,卻不經意的瞅了宗淑一眼,卻有些猶豫。

 “你們誰有話說?”

 承公這話讓幾個人莫名其妙,正主沒說話,他們又有甚麼好說,卻看宗淑起身執禮說話,

 “惟公,學生有些話要說。”

 宗淑這番舉動,倒是緩解了羽微行的尷尬,但似乎也在承公預料之中,

 “世衡,坐下說話,咱們經撫司裡,不必這麼許多規矩!”

 不管外人如何畏懼承公,但經撫司眾人卻覺得承公脾性其實是個外剛內柔的性子,這話外人可是不信,大約承公只是對著他們幾個才是如此態度吧。

 宗淑也不矯情,大大方方落座,簡明扼要的把自己所知說了出來,

 “學生不敢斷言此事是何物所為,但是倒與前兩年家父與幾位師兄作格物之學時,擺弄的方劑有異曲同工之妙,那方劑看似如鹽霜混雜麻椒、芝麻一般,只是若是噴在火炬上方,便是倏忽間如晴空霹靂便化為烏有,只是此方劑燃燒之後,便散發一股焦酸氣,聞得多了只覺得灼熱之感。”

 宗淑邊回憶邊敘述,

 “那時我曾問此物來歷,斷斷續續才從家父、師兄們那裡打聽清楚了。”

 “仔細講來!”

 “此物並非家父創造,乃是源自大綦太虛宗妙應真人,人稱白山藥王的真仙隼十常所著《太清丹經》。”

 “竟然是源自藥王丹法,這《丹經》莫非是廣為流傳的文本嗎?”

 宗淑搖了搖頭,

 “據說藥王著作都收錄於大綦內廷,只《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許民間刊刻使用,還有藥王主持的《大綦本草經》也只在大綦太學用於教學,其餘道玄心法乃是大綦帝王秘辛,皆不傳於世。還是藥王嫡子元一先生病篤前,因為與家父乃是故友,輾轉將部分藥王手本贈與家父,家父才從其中尋得這方劑製法。”

 “元一先生乃是凰帝身邊重臣,如何做下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