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85章 笑談聲裡機謀遠

 “我長話短說,有些紙面的東西都封存在京城,我只說幾點,”

 看來皇城探事司還真是有了不少收穫,

 “其一,十年前已經有人在花高價收購一切有關宗先生的文字與文章,更是提出一項奇怪的要求,必須說明這些文字或文章,何年何地何時,寫於何地,用於何事,贈與何人,出賣人與此文字文章什麼關係,從何得到,若是購得再發賣,又是從何人手裡購買的,必須一一說明,越是具體出價越高,而因為幾個月曜察子都嫁入官宦之家,因此知曉了這些事,而這些出賣者許多是家道中落的門戶,若非這幾個察子乃是習慣了愛打聽,否則還真沒有什麼人知道此事!”

 三郎已經明白這人是要幹什麼了,他這是通過購買文匯之物,來將父親的交際軌跡梳理出來,如此這張網上面便能以父親為核心,將許多人物遠近親疏的標識出來,此人果然很用心。

 “知道是什麼人在做此事?現在還在做嗎?”

 梅兒搖了搖頭,

 “只有一個人在做此事,但是傳言此人已經亡故了,三年前此事戛然而止,那時傳言就出來了,幾相印證此人乃是京西人士,我們也在追尋此人痕跡,一個月內必有結果!”

 宗淑點了點頭,這已經是出乎意料的收穫了,不能責全求備,苛責別人成全自己,只會讓自己一無所獲!

 “其次,凡是與這兩個叛徒有過聯繫的大多是嫁入官宦人家的,只有四個人例外,其中活著的還有兩人,可她們就有些奇怪了,”

 又來吊人胃口,柳瑒不僅給她添上茶,還把她愛吃的點心都湊到梅兒跟前來,

 “這兩個人都是嫁到了原籍,山北的馬販子家裡,便是其餘兩個,也是如此,細查之下還發覺她們的夫家都不是咱們中夏人,兩個在世的都是歸化的稷山戎人,兩個不在人世的嫁的是橫山戎人。”

 “橫山戎人?只這兩個嗎?”

 “目前只查訪了這些,我們是兩頭一起查,如今倒查到了今上天聖五年,正查從宣宗景興元年到了景興八年。”

 “這麼說宣宗明元那五年、慶康那四年以及今上天聖元年至四年,還都沒有查?”

 梅兒點了點頭。

 “據現在所知,大概有多少嫁到了橫山戎,大致是個什麼機緣嫁過去的?”

 梅兒思索了一會兒,說出來的也並不具體,

 “目前查詢到的,實際有婚姻卻與文書記載不符的,十個便有三四個之多,不過聽聞這嫁到京兆的人家說,當年山北那邊迎娶他們這些姊妹可是花了大力氣的,不僅彩禮豐厚,便是當地媒婆也好好賺了一筆,你也曉得,咱們這些外放出去的都是以普通宮人年歲到了而放出,年齡擺在那裡,還有這等門第願意迎娶,哪裡還計較是不是咱們中夏人。”

 “你們可曾調查尋常宮人也是如此境遇?”

 三郎一語點破夢中人,梅兒一拍桌案,

 “中啊,我們怎麼沒想到,若是尋常宮人不曾有此際遇。。。”

 “那就說明對方是按圖索驥,就是衝著她們曾為察子身份來的!”

 柳瑒補充道。

 “如此說來,這些迎娶她們的橫山戎就大有問題了!”

 三娘也說道。

 三郎似乎想到了什麼,忽然斂容深思起來,轉而才用嚴肅的有些嚇人的語氣問道,

 “東丹使團裡面有橫山戎人,你們知曉嗎?”

 不明白三郎怎麼轉到這裡,梅兒也不反問那麼多,細細在腦海中把東丹使團人員名單過了一遍,三郎也是如此,然後梅兒說道,

 “名單上沒有註明,這些人都是從他們的王庭出來,還有的便是北邊寧靜王那裡過來,按理不該有橫山戎人。”

 梅兒之所以明確這些東丹人來自哪裡,其實也是說明東丹軍中並不乏橫山戎人,那是因為山北將東丹與橫山戎諸部隔絕開的除了一道雄關,便是蛇氏所盤踞的東橫山三城,橫山戎許多部族在四季流轉中往來遷徙甚為常見,便是大綦、大肇與東丹也見怪不怪了,誰也沒有妄加阻止,無緣無故為自己樹敵,這也導致了三國軍中都有不少的橫山戎人,而橫山作為大肇的藩臣,許多部族更是以族落為單位成為大肇土兵。

 因此這些司空見慣的事,梅兒也不知三郎為何有此一問。

 三郎也不藏著掖著,只用一句話便改變了梅兒他們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為何我如此模樣?乃是因為蛇指使臨終前曾告訴我,殺他者乃是橫山戎人,而且他們就在東丹人之中!你們覺得以蛇指使的江湖底蘊,臨終時說的難道是千里之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