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200章 走來窗下笑相扶

 “你也跟去,凡是來救援助戰的肇軍,每人五十貫寶錢的獎賞,你領著人辦了!” 

 三郎點了點頭,日後這些禁軍背井離鄉,這些錢也算能夠安家了。 

 申正,丹楓館,風鳴最後一次檢查了這裡的各項準備情況,公良吉符作為惟公最為親近之人,這一次做了名義上的宴席總管,實際操作人交給了營丘栿、智全寶與風鳴,而風鳴作為惟公與橫幼璋安保事務的實際負責人,擔負著千鈞重任,這既是諸位上官對於他這不過弱冠年紀的年輕人的信重,卻也是一次關鍵的考驗,即便所有人都盡職盡責的將自己的職責盡善盡美時,風鳴也必須吹毛求疵,力求極致的完美,不只是他本身個性便是如此,更是難以想象的壓力下,只有如此才能讓自己緩解。 

 此時,他已經是兩日內第七次巡視丹楓館與附近相關地域,莫說這矗立在高臺上的丹楓館他已經能做到閉著眼睛也不會走出岔子,便是附近的大石廊瓦子他也做到了如數家珍。 

 為了避開周圍人群的干擾,風鳴的建議也得到了公良吉符、楊永節等人的認可,即便是橫幼璋的幕僚們也沒有異議,那便是無論兩司官員還是東丹使團都不從街面上進入丹楓館,東丹使團從西邊安嘉門直接進來,畢竟安嘉門進來距離丹楓館不過百步,而且因為靠近城防,這裡除了幾家騾馬行,並無閒雜人等。 

 至於大肇兩司官員則從府衙出來後並不從正街直接過來,而是轉到大石廊瓦子外圍,從大石廊這裡走進去,畢竟這裡乃是緊貼著城牆的通途,便於禁軍守備且不至於擾民,一眾官員便是騎馬穿行也並不逼仄。 

 說到擾民,其實正是說到了諸位長官最為顧慮的一點,不比於大晟世家大族的做派,對於官員操守其實大肇與大綦倒是相得益彰,那便是即便是貴為朝廷首相除了出行的必要儀仗也不得擾民,即便是外出就餐那也必須是微服私行,無論正店亦或是腳店,除了主人、客人也最多帶著四五個下人而已。 

 若是朝廷官員以及子弟仗著身份,驚擾市井,惹動物議,那必然逃不過御史們的彈劾,而且大半都會被朝廷追責,雖不至於罷職免官,只是名聲臭了,日後升遷只怕也不容易了。 

 若非是兩司長官邀請外藩使團赴宴,更因為近來丹陽城賊亂頻發,否則即便是惟公宴請橫幼璋,也斷無包下整個丹楓館,不許外客進入的道理。 

 因此此次宴飲設置於丹楓館,其實惟公也有了全盤的考慮,畢竟如丹楓館這等銷金窟,尋常百姓是甚少在此花費的,而往來的多是豪商紈絝、富賈膏粱,便是達官顯貴們將這丹楓館包下來,這些人又如何敢站出來置喙呢? 

 所顧及的便是在這大石廊瓦子出沒的市井百姓以及許多風流學子。畢竟東京城內的太后與天子出巡,啟封府與禁軍三司也做不到淨街,莫說驅趕百姓,便是御街兩旁的店鋪也不能強迫其暫停營業。更何況只是兩司官員出行,而這瓦子又是人聲鼎沸、龍蛇混雜的局面,若是長官們高頭大馬的進來,便是再多禁軍也難護的周全。 

 因此風鳴的建議即刻得到了上官的認可,而大石廊的禁軍護衛事務也由楊永節親自部署。至於風鳴則在惟公授權下,作為了點檢官親自來檢查巡視關於護衛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丹楓館外三層,內其實是五層建築,頂樓與安嘉門城樓齊平反而對於安保事務算是個好事情,畢竟長官們在這裡宴飲,四周圍欄只需各佈置兩名侍衛,幾乎便能將整個丹陽城盡覽無餘。 

 而按著智全寶的部屬,今日丹楓館主樓內除了必要人物,其餘閒雜人等都只能在裙樓及庭院內安置,能夠放假外出的都早早放了出去,而只是包下這丹楓館,營丘栿便出力不少,畢竟主客司、客省能攤分的經費有限,經撫司與都轉運司的公使錢也是拮据,還是應天府承擔了大頭。 

 按著智全寶的安排,除了經撫司與都轉運司指定的親衛,東丹使團的侍衛也不得超過八人,至於主客司與客省也只能帶入四人,其餘都只能在丹楓館庭院內駐留。 

 而兩司親衛統共也只有三十六人,如此加起來人數也並不多,倒並非智全寶託大,而是他們幾人商量之後已經做到了涓滴不漏。 

 傳菜以及伺候的乃是惟公與橫幼璋等長官們的元隨及傔人,合計有三十人,這些都是吃俸祿的公家人,專門用來隔絕外人。 

 唯一能接觸到諸位長官的乃是丹楓館東家、掌櫃等四人,樂班佐宴作四場樂舞,合計用歌伎樂人十五人,丹楓館庖丁、廚娘及相關庖堂使用人合計二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