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203章 修丹火候未曾聞

 “若非礙於這丹楓館東家那裡關係複雜,按著俺的意思,趁著欒某人二次被貶時,就將這丹楓館查沒了。還是營丘大判考慮著惟公履新以來,許多大事發生,不想節外生枝這才作罷,不過咱們也並不是沒把這裡查清楚。” 

 智全寶又與彰小乙轉到西面來,繼續說道, 

 “這丹楓館的東家原是到此的寄居官,後來返回原籍居住,這裡就交給了侄兒打理,這侄兒雖是紈絝,頭腦倒是清楚,拿了田產折價給了欒某人,這才拿個高臺,又是左右逢源才湊足了貲財興建了這丹楓館。” 

 彰小乙蹙眉不語,其實智全寶也明白他的疑慮, 

 “咱也知道這裡面有許多門道,若說這裡與走私案沒有關聯,我是第一個不信。” 

 “那還選在這裡設宴?” 

 “選在這裡設宴豈是我一人所能定下來的?” 

 智全寶把這其中點點滴滴說清楚, 

 “方才那些確實是我選擇這裡的緣由,而公良參謀讓我來提議這裡,卻另有計較。” 

 “原來是他!” 

 智全寶點了點頭, 

 “是他,卻也不只是他,惟公想的是穩住許多人,然後將這走私案都轉到橫幼璋手中處置,而後來又連續發生幾次大案,更是堅定了惟公的心意!” 

 “怎麼惟公也會知難而退?昔日便是皇親國戚犯法,惟公也是鐵面無私,怎麼十年之後,竟也知道思退了?” 

 智全寶笑了, 

 “小乙,你也就是在我面前拽文,思退是這般講嗎?我是老粗可這些日子也被三郎把這些話講的耳朵繭子都厚了幾分,你這話若是三郎聽到,必然也要說你!” 

 聽了這話,彰小乙也是不禁莞爾,隨即又是一陣唏噓, 

 “若是三郎這會兒也在,咱們可就能輕省許多了!” 

 智全寶聞言也是有些鬱郁,轉瞬也是寬慰道, 

 “且放心吧,咱們這位兄弟那是天上星宿下凡要做大事情的,此次既然已經熬過了大難,將來必然是一片通途,咱們今日便要把事情做好了,也莫要再被他嘮叨!” 

 岔過這個話題,又說道惟公身上, 

 “惟公幾處都是打算穩住這些人的,只是許多事不得不發,尤其是邪教逆案中許多欒某人黨羽涉案,倒把許多人都揪了出來,我聽清鵬說起,若非惟公奏報讓朝廷押後發落,這些涉案的人犯許多都是被裁定大逆的,惟公之所以將判決押後就是擔心這走私案的首腦徹底與丹南路斷了聯繫,斷尾求生而去。” 

 彰小乙不解的問道, 

 “這些我也都能理解,可是為何要將這案子轉到都轉運司去?” 

 “我開始也不明白,還是秉文與三郎點醒了我,這等刑案該誰處置?我是說在差遣上,以誰為主?” 

 “惟公兼著應天府知府差使,當然應該惟公為主!” 

 “涉及官員其中,或者跨了府路城縣呢,循例該誰來主管?” 

 “這,師兄,這官場之事如此複雜,再往外面牽連出去,我卻是搞不明白了。” 

 “若是牽扯官員並且涉及許多地方,那便是要麼交由東京府處置,由御史臺與欽定的大臣組成審刑院一起處置,否則便是地方提刑司或都轉運司主審,地方知府及以上官員參審,朝廷派遣御史臺、大理寺等相關人等協助辦案,” 

 智全寶一頓, 

 “無論如何,這主審都落不到惟公手裡,何不主動交出去,還能從朝廷那裡要下來些事權來!” 

 又對於才踏入官場的彰小乙也是教導著, 

 “經撫司固然權高位重,但畢竟主要掌管著與軍務相關事務,朝廷不設提刑司,卻將橫幼璋調到這裡作漕臣,你以為是作何打算?便是要分權,哪怕二位都是君子,又是意氣相投,可是到了具體政務上,只要兩人有交集,必然處置起來有長短。” 

 又對彰小乙仔細說道, 

 “大師兄他們為何如此支持惟公清軍揀兵?惟公之志不是返回東京任職,而是打算往北疆去防秋!國家危難之時,似他這樣的清貴名臣義無反顧如此,實在是天下士人的表率啊!” 

 彰小乙聽到這裡,一時無語,他確實難以想象,一個遠謫南疆十年的名臣,已經能夠躋身朝堂,距離執政近在咫尺,竟然能捨棄這些,前往這危如累卵的北疆擔當重任,這等氣魄才是承公真實的寫照。 

 須知,當今首相畢公也是舉世聞名的賢臣,這不也是有了宣麻拜相的機會,簡直是應機立斷,即刻返京。甚至面臨東丹南下的危局,為了能讓畢公將這首相坐實了,甚至子庚相公將相關奏報都壓了下來,彰小乙想到這裡,突然想到了蛇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