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技工體系

幾人很快就來到工坊。

朱敏鋮一眼就看到了正冒著白煙的蒸汽機,它雄踞工坊一角,佔地面積頗為可觀,儼然一頭巍峨的巨獸。

工坊中迴盪著‘酷哧酷哧~’、‘叮叮噹噹~’的響聲。

以及刺鼻的硫磺味。

在朱敏鋮看來,這是世間最美妙的交響樂和最芬芳的味道!

工業之火,在此點燃了!

“好!好一個大寶貝!”

朱敏鋮滿臉喜色,連連稱讚。

宋應星不但製造出了第一臺蒸汽機,還設計了全套的曲杆連軸裝置,將蒸汽機與鐵錘相連,驅動鍛錘鍛打金屬。

“先生真乃大才也!”

朱敏鋮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鐵錘一次次落下。

伴隨著一聲聲沉悶的撞擊聲,燒紅的熟鐵片包裹著生鐵,不斷髮生變形、重塑、融合,最終成為優質的鋼材。

這便是所謂的灌鋼法。

一直到20世紀初夏國有些地方還在採用這種方法鍊鋼。

火花在撞擊的瞬間四射開來,映照著工匠們堅毅的面龐,也為一個時代拉開了序幕。

“一臺蒸汽機可帶動多個鐵錘,同時鍛打出數塊鋼錠,其效率足以抵得上幾十名鐵匠!”

宋應星撫須說道。

微微揚起的下巴、略顯矯揉的捋須、假裝幽邃的雙眸,老先生的每一個肢體動作都在叫囂著:

趕緊誇我!!!

“大善!天佑大明,竟得先生這般大才!”

“此非我一人之功,能有此等精妙的機械皆仰賴大人的圖紙和諸位工匠的努力!老夫只略盡綿薄而已!”

宋應星一副願望得到滿足的樣子,謙虛地說道。

“大家辛苦了!”

朱敏鋮看向諸位工匠,深深一揖,真心實意地說道。

面前這臺蒸汽機雖然龐大,卻運轉流暢,很少有蒸汽外洩。在沒有橡膠和精密工業機床的年代,這其實是很難做到的。

活塞與氣缸之間,縫隙過大則蒸汽外洩;摩擦過大則平添阻力;缸壁不平整甚至還會卡殼。

這些都需要工匠們憑藉精湛的工藝來解決!

可見大家是用了心的。

在大明,匠戶跟軍戶一樣都屬於賤籍。

見朱敏鋮竟如此尊重他們,工匠們無不感動,朱敏鋮接下來的話更是讓他們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