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剃髮令

“文志兄所言甚是!”

“頭可斷,血可流,發不可剃!”

“不錯,發不可剃!”

眾人皆自詡聖人弟子,焉有剃髮易服當野蠻人的道理?

“清廷執意如此,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等又能如何?我看不如速速南下罷了!”

有人當即收拾行囊,準備南下避難。

“我看清廷就是嚇唬人的,難不成他們要把天下漢人全都殺光不成?”

“我就不信所有人會乖乖剃髮!”

也有不少人仍然天真地以為剃髮之事會不了了之。

“如論如何,此舉暴露了清廷的蠻夷本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等應盡心竭力將其驅逐出去才對!”

也有人悄然改變了態度。

從有心投效清廷轉變為了堅定的反清人士。

對他們來說,大明、大順還是大清本不重要,只要尊崇聖人之學即可。但剃髮易服很明顯跟聖人學說是相悖的。

看著書生們激烈的爭論,有錦衣華服者露出不屑的笑容。

“不過就是剪掉頭髮而已,與家族的長盛久衰和個人的性命安危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對於這些人,他們嗤之以鼻。

出了酒樓後便悄然剃掉了頭髮。

此類人士大多家業豐厚或已在清廷中覓得一官半職。

真印證了那句話:精英階層無祖國。

絕大多數官紳、文士在發完牢騷以後,還是悄悄剪掉了頭髮;也有一些人悲憤地舉家離開,在這兵荒馬亂中心灰意冷地向著南方而去;只有極少數人磨刀霍霍,準備暴力反抗建奴的統治。

相比之下,庶民百姓的反抗就直白多了。

“滾出去!再不滾我就叉死你!”

“俺們不剃頭!老祖宗的規矩不能改!”

房山縣的一處小村莊中,粗布麻衣的黝黑青年手裡拿著一根叉草的木杈子,惡狠狠地瞪著前來宣讀文書的吏員。

“快點滾!”

“俺們就是死也不會剃頭!”

村民們烏泱泱地湧來。

原本氣勢洶洶的吏員只得灰頭土臉地狼狽逃離。

在離開前,一名吏員還不忘回頭警告:

“爾等聽好了!剃頭是大清皇帝的旨意,皇帝說了,剃髮嚴旨,違者不赦!要麼剃髮,要麼死!十日後,如果有一人沒有剃髮,那就殺一家;有一家沒有剃髮,那就屠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