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戰船預研

“發財..”

最後一個‘了’卡在喉嚨裡,卻怎麼也說不出來。

“玩我呢?!”

朱敏鋮沒好氣地嘀咕道。

作為十八世紀西班牙最先進的戰艦,聖特立尼達號風帆戰列艦長度超過60米,排水量高達5000噸!

摺合15000料!

作為全球最重裝、唯一一艘四層甲板的戰艦,它的火力自然十分驚人。

搭載了136門火炮!

包含32門36磅炮、44門24磅炮、36門12磅炮、24門8磅炮。

毫不誇張地說,這一艘戰艦的火力強度幾乎等同於目前的滿清八旗全軍,後者擁有的紅夷大炮最大不過24磅炮。

“本以為是獎勵一艘戰艦,讓我去歐洲自由貿易!”

朱敏鋮有些鬱悶地將圖紙取出。

“領先當前120年的戰艦,光有圖紙也就相當於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吧!”

戰艦生產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結構設計、流體力學、龍骨製作、纜繩材質、各種風帆材料等。

即便有全套圖紙,也不一定能夠自主生產。

即便生產出來,也不代表就能使用。

不同於華夏戎克船,歐式大帆船最大的特點是一船多帆、帆種多樣。

有斜槓帆、三角帆、主橫帆、前桅帆..

隨便掃一眼,只見一根根高聳的桅杆和密密麻麻的纜繩,對密集恐懼症患者十分不友好。

操作這種帆船,需要水手根據風向,在桅杆上爬上爬下,不斷系、綁繩子和收、揚風帆。

危險性和技術性都很高。

而包括各種水手、炮手在內,這艘船定額1025人!

光是培訓一支水手隊伍就耗時長久。

“…近日偶得一戰船設計圖紙,乃歐羅巴人最新式之風帆戰船..吾觀之多有裨益,先生可組織相關專業人士予以研究..此戰艦甚為精巧龐大,為生產此種戰船,需同步研究適合的材料、武器,且須組織人員培訓…”

“餘以為得海洋者得天下,未來海洋貿易將成為重中之重…”

朱敏鋮當即將圖紙連同書信送去工坊。

不管怎樣,提前啟動相關預研工作很有必要!

朱敏鋮這邊如火如荼地開展各項工作,很多甚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