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看遠山 作品

第一卷滄海拾珠 第二十九章 遠北 上

“昨日涳濛際,今來几席間。”

“風高樵語近,天迥鶴飛還。”

“采采東籬菊,悠然心自閒。”

清朗聲音落地,喝彩掌聲立時不斷。

未說秋山,可思量間腦海盡是秋山景,眾學子心中感嘆,不愧是被主考官斷言必然上榜的清涼府第一才子,只這一首詩,便遠超他人。

小詩會沿著秋山狹道行,眾學子邊走邊說,不斷有佳作問世,原本的些許生疏消散一空,吟詩作對的氣氛卻是愈加熱烈。

待行至位於秋山山頂的秋水潭,體力有些跟不上的學子們提議寫首長詩為詩會結尾。

只是短詩好做長詩難出,登山又耗費了體力,一時竟無人出聲。

最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輕鬆愜意的趙尋安的身上。

“尋安兄不愧是文武雙全的豪傑才子,半點倦意未有。”

“我等已經力竭萎靡,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這首結尾的長詩,便仰仗你了。”

一位交好的同窗拱手,苦笑著說,其他學子見了也是紛紛拱手:

“仰仗尋安兄了!”

趙尋安拱手回禮,望著山巔之下浩然景象,朗聲吟誦:

“我本蜀狂人,鳳歌笑前賢。”

“手持綠玉杖,朝別鸛雀樓。”

“祁連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秋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數百字的長詩徐徐展開,原本氣喘吁吁的眾人臉色浮起驚容,待最後一句願接盧遨遊太清落下,喝彩聲震天動地!

“此詩可鎮國!”

有學子感嘆,緊接又有學子深吸氣說:

“不止鎮國,當可傳世!”

“......”

趙尋安看著身邊濃重白氣,也是吃驚的瞪大了眼眸,未曾想文才竟在瞬間變得如此濃密!

看來這次秋山遊,與己定有大因果。

秋山回返,不出三日詩集便刊印上市,近萬學子大部知曉,未及多久趙尋安的長詩秋山謠就傳遍花都,並向整個蜀涼行省蔓延。

待到十月來臨,便是玉京也有傳誦,蜀涼行省第一才子的稱謂,在花都已然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