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 作品

第117章 新型材料

 這意味著這東西強度高、耐磨性強,不過,加工成本……。 

 這東西還有密度小、重量輕,耐腐蝕性強等特點,高溫下不易氧化,對酸、鹼、鹽等物質的腐蝕抗性很強……幾乎全是優點。 

 這麼牛逼的東西,是怎麼搞出來的? 

 劉朝陽之前搞了幾年,門檻都沒有進。 

 他的老師,概念提出者,搞了多久,尚未可知,估計時間跨度不會太短。 

 劉朝陽也不明白什麼原因:“老闆、曾總,說句實話,我是誤打誤撞撞出來的……” 

 曾熙:“……” 

 “平頭哥研究院成立後,我帶隊重新拿起這個項目,從第三方化合物的配比,到與陶瓷、金屬鋁的融合配比,整個過程出奇順利,中間沒有錯過一個步驟……” 

 “經常性靈感爆發,臨時性調整修正方案,然後就是一氣呵成……” 

 “要說原因的話,我將其歸結為我老師的保佑,以及公司的後勤保障,讓我能心無旁騖、一心一意搞這個項目。” 

 曾熙點頭,“劉院長,如果這個材料面世,外界能不能通過成品進行逆推。” 

 劉朝陽聽到這個問題,很自信: 

 “曾總,我可以很明確地說,絕無可能,原因有兩方面。” 

 “一方面,這個材料的研發過程,完全獨立於現代材料研發體系,是我老師從古代金屬冶煉典籍中得到的一絲靈感,可以說完全沒有科學理論基礎,過去有一些人說我老師是鍊金術士,也是這個原因。” 

 “另一方面,第三方化合物配比非常複雜,融合過程需要精細……材料一旦成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你在材料中完全找不到絲毫第三方化合物的身影,彷彿陶瓷和金屬鋁就這麼莫名其妙硬生生融合在一起。” 

 曾熙驚道:“這麼神奇!” 

 “我也納悶,可就是這麼神奇。所以,我現在非常佩服我老師,這種靈感都能爆發出來……” 

 劉朝陽接著說:“老闆,曾總,其實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 

 “退一萬步講,即便未來一些企業、國家無意得知第三方化合物的原材料,要找到正確配比,必須按照我之前的方式一次一次去試驗。” 

 “每一次配比驗證,需要1個月時間,而配比成功的可能性是1/,這是我老師根據古代冶金經驗框定的最有可能成功的範圍,如果沒有這個範圍框定,概率是天文數字。” 

 “那這個配比還有誰知道?” 

 “配比只有我知道,我的學生舒志傑知道一部分原材料,但不知道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