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戊型病毒性肝炎?

 “莊院士,我現在需要知道,患者是否存在血紅蛋白血癥、高膽紅素血癥、血清結合珠蛋白降低,患者尿檢查是否可見血紅蛋白尿、是否含鐵血黃素尿、尿膽原排出是否增多。” 

 “行,我現在就安排這些檢查。” 

 手頭上的這些檢查報告,對於陸晨來說,依舊是無法提供有效的判斷。 

 如果是慢性溶血性貧血,患者會出現黃疸和脾大表現。 

 實驗室檢查有紅細胞破壞增多和紅系造血代償性增生的證據。 

 患者血紅蛋白尿強烈提示急性血管內溶血,就可以考慮溶血貧血的診斷。 

 不過,現在這些檢測都還沒有做,很難確定患者的情況。 

 很多病症,不是第一時間能夠發現的。 

 可就算是溶血性貧血,患者在接受了糖皮質激素的治療之後,也應該出現好轉才對。 

 可是患者的情況卻是越來越糟糕。 

 這一點,明顯就超出了治療的基本範疇。 

 “莊老,有沒有進行過輸血?” 

 “這個還沒有。” 

 “我建議先進行200CC輸血,之後再做一次相關檢測,看看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對於這類患者來說,輸血可以迅速改善貧血症狀。 

 但輸血在某些溶血性貧血可能造成嚴重的反應,所以在輸血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嚴格的觀察。 

 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200CC的輸血量,應該可以查出部分的相關問題。 

 如果真的是慢性溶血性貧血的話,在輸血之後,可以很快得出答案。 

 “陸晨,輸血後且可能加重溶血,這樣的話。。。” 

 “溶血性貧血的輸血應視為支持或挽救生命的措施,如果真的出現了加重溶血的情況,就可以採用紅細胞懸液或洗滌紅細胞。” 

 “好,我明白了,我現在就聯繫血庫。” 

 這也算是無奈的選擇。 

 關鍵還是患者目前的狀況極度的不穩定。 

 雖然都可能死亡,在這種狀態下,也只能是先嚐試再做判斷。 

 莊老一開始的時候,下不了這樣的決心。 

 這也是老一輩醫療工作者的固有思想。 

 總是希望在查找到了病因之後,再進行系統化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