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嗜酸性包涵體

 陸院士要挑戰“狂犬病毒”的消息,就如同旋風一樣,在國內的醫療系統裡流傳了起來。 

 這。。。 

 無數的專家,尤其是病毒學的專家教授,全都被這個消息給吸引住了。 

 “張教授,上中心他們。。。” 

 “我知道了。” 

 原本張教授的學生還想把這個“爆炸性”的消息告訴張教授來著,結果,後者一臉淡定。 

 看來已經提前得到了消息。 

 只不過,作為國內病毒流行病領域的學科領頭人,張教授對於“狂犬病毒”方面的研究,已經持續了十多年。 

 說實話,張教授做夢都想要攻克狂犬病毒。 

 只不過,人類對於病毒的研究,目前還處於初級的瞭解階段。 

 雖然有極少一部分的病毒,已經被人類攻克。 

 可是在如今的環境中,被攻克的病毒,只是已知病毒種極少的一部分而已。 

 目前人類對於狂犬病毒已知的情況並不算全面。 

 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已知狂犬病病毒為彈狀病毒,其頭部為半球形,末端常為平端,形態呈典型的子彈狀,長約130-240nm,直徑65~80nm。 

 病毒內部為螺旋形的核衣殼,核衣殼由單股rnA及蛋白質組成。 

 狂犬病病毒基因組由或個核苷酸組成的單股負鏈不分節段的rnA,基因組從3′端至5′端的排列依次為n、p、m、g和L基因。 

 至於為什麼戰勝不了病毒,說實話,不止是人類的醫療科技在進步。 

 病毒自身也在不斷進行著變異。 

 對於“病毒”來說,自身也需要不斷的進化,才能保證自己不被淘汰。 

 而狂犬病毒又是特殊的一種,能與乙酰膽鹼受體結合使病毒具有神經毒性,並使體內產生中和抗體及血凝抑制抗體。 

 其特點是毒力強,但經多次通過兔腦後成為固定毒,毒力降低,可以製做疫苗。 

 這也是狂犬病疫苗的由來。 

 只不過,做到這一步,已經是目前病毒學的極限了。 

 通過無數次的試驗,如今的病毒學專家可以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