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帝下令嚴查,那被嚴查的對象,陳閣老陳世忠,當然要被押赴刑部大牢。

 

這位年過六旬的閣老,自己動手摘下官帽,一句話都不曾為自己辯駁,不卑不亢朝著龍椅上的帝王躬身一禮,“老臣在大牢裡,等著陛下還一個公道。”

 

那榮辱不驚之態,頗有文臣風骨。

 

見此滿朝文武,有人動容,有人嘆息,有人輕輕搖頭。

 

只有陸子宴冷嗤一聲,那聲音裡的輕蔑之意在空曠的大殿,十分明顯,引來一片唏噓聲。

 

就沒見過這麼囂張的。

 

更是有人不解,陸子宴雖囂張傲慢,但也不是蠢的。

 

喜歡外室獨寵?退婚另嫁世子爺請自重請大家收藏:外室獨寵?退婚另嫁世子爺請自重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陳閣老乃文臣,還是文臣中的領軍人物之一,跟你一個武將能有什麼利益衝突,非要將人家弄下馬做什麼。

 

畢竟,合作才能共贏。

 

很快,這些不解得到了解答。

 

在陳閣老被帶走後,皇帝沒了方才的嚴肅之色,淡笑道:“朕今日有一樁喜事同諸位愛卿共享。”

 

這樣的轉變,讓一直沒說話的裴鈺清神情微斂。

 

各位臣子們更是有些疑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宮裡也沒聽說哪位娘娘有孕啊,何來喜事?

 

內監總管元抒手拿聖旨,當場宣讀,告之百官。

 

昔年元后薨逝,留下早產孱弱的五皇子,幾次險些隨元后而去,鎮國寺護國高僧斷言將皇子寄養於宮外,最好是殺伐之氣厚重的臣子家,以震外邪,方可平安成人。

 

經過幾位大臣商議,五皇子寄養於武原侯府陸氏一族,至今已有十八年。

 

而今皇子既然已成年,當歸於皇室,恢復嫡出皇子身份。

 

聖旨宣讀完畢,百官猶如聽天書,皆未回神之際,太傅李原,刑部尚書劉鶴,中書令趙銘三人出列,齊聲賀道:“臣等恭迎五皇子歸宗。”

 

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陸子宴雙手接過聖旨。

 

“這些年,委屈皇兒了。”皇帝慈愛道:“我兒尚未及冠便立下赫赫戰功,有勇有謀,而今歸來,朕當封你為鎮北王,掌西北三大軍區兵符,威震敵寇。”

 

言畢,又是一揮手,內監總管元抒,再度拿出一道早已準備的封王聖旨。

 

這道聖旨,不比前面多出一個皇子的消息來的小。

 

皇帝之前一共就四位皇子,連同大皇子在內,都只在朝中領了差事任職,無一人封王。

 

而陸子宴一恢復皇子身份,便直接封為鎮北王,還手掌北方軍權。

 

西北三大軍區,那可是足足三十萬人馬,還是常年征戰的精兵。

 

之前朝堂上的儲君之爭,只有大皇子、二皇子兩人明爭暗鬥,各不相讓,可過了今日,兩大陣營,該重新洗牌了。

 

忽然間插入一個嫡皇子,還是手握三十萬兵權的鎮北王,局面會亂成什麼樣,可想而知。

 

站隊大皇子、二皇子的官員們,很多都敲響了退堂鼓。

 

陸子宴雖是五皇子,但人家是元后嫡出,乃正經的嫡長子啊。

 

還是立有赫赫功勳的嫡皇子,不然就算給他兵符,也難以服眾。

 

……難怪這些年,陛下待他宛若親子。

 

自幼就接近皇宮,同皇子們一同讀書,練兵習武又有陸家老侯爺親自教導……

 

給信任,給官職,給歷練機會,費心費力的培養。

 

十四歲入軍營掌兵,十六歲給差事讓他證明自己,連派去的監軍大人被斬,也毫不動怒。

 

當時都有人琢磨,這許是皇帝捧殺之計。

 

結果就這麼縱著,寵著,連陸子宴幾次請戰北疆,愣是沒讓他去。

 

現在十八歲,便迫不及待的恢復身份,封王爵給兵權……

 

這麼一細思量,皇帝對這個兒子的看重,都能叫人倒吸涼氣。

 

真讓人懷疑,太子之位一直空懸,真不是特意為這個養在宮外的嫡皇子而留嗎?

 

難不成之前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是靶子?

 

靶子——大皇子唇抿成了一條直線,袖中手掌握緊,他倒是早就知道陸子宴的真實身份,可今日依舊被打了個猝不及防。

 

未來岳丈入獄,一直視作眼中釘肉中刺‘弟弟’,恢復身份公然回朝,讓大皇子心裡對皇帝的偏心又恨又妒,不知扭曲成了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