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3章 朝廷震盪

 楊佺期此時正在濱海地區(今山東威海、煙臺、青島一帶)掃蕩鮮卑殘餘勢力以及大小匪患。 

 安撫百姓,設立要塞,任免官吏,制定稅收……一系列操作下來,才班師西返。 

 楊佺期率軍趕到泰山郡時,不知不覺已經是第二年,公元369年的春天了。 

 一連三日,將青州地區的府庫、軍兵、人口、官員……交接完畢後,心急如焚的柏傑不顧楊佺期的勸阻,次日晨帶領十幾名親隨出發了。 

 日夜兼程,趕到離下邳不足六十里外的臥牛嶺時,不想遭到了來歷不明之人伏擊。 

 大雨之夜,柏傑和十餘名親隨盡皆殉難。 

 柏傑的無頭屍體在第二日的下午被發現,噩耗傳到了下邳。 

 徐州文武官員盡皆失色,主持徐州日常工作的長史蕭館如遭雷擊,急召徐州主簿(錢糧刑名幹部)徐冏、徐州司馬(軍隊幹部)匡超商議。 

 三人一致決定將這突如其來的驚天橫禍封鎖消息,儘量不使事態擴大化。 

 一面派人飛報洛陽,一面飛報建康。 

 洛陽大震! 

 當朝三品大員,鎮北將軍、徐州刺史、加散騎常侍,都昌鄉候柏傑在大晉境內遇襲被殺! 

 陳謙在洛陽刺史行轅中接到報告後,悲傷、憤怒、怨悔一股腦的襲來,胸口舊疾復發,口吐鮮血,人事不省。 

 一時間,東晉朝廷的江北四州,兩淮上下、山東以及中原諸郡無主。 

 柏傑遇害,陳謙重傷的消息傳到了京師。 

 建康大震! 

 東晉第七位皇帝司馬奕及滿朝文武在雙重打擊下,亂了手腳,沒了分寸。 

 豪華廣闊的建康宮內,一片死寂,只有大殿東側的計時銅壺滴漏在“滴答,滴答”作響。 

 臉上除了嘴唇沒有一點血色的司馬奕有氣無力地再次詢問:“眾位卿家,廣陵公患疾該如何是好?” 

 已經親歷七朝,四十九歲的琅琊王司馬昱,低垂雙目,死死盯著手裡的笏板,依舊是一言不發。 

 雖然他感覺到司馬奕用期待地眼光在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