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3章 謝道韞

 不知過了多久,暖輿停了下來。 

 小宦官在外面輕聲道:“公子,到了。” 

 將手帕小心翼翼地疊好,揣入自己的包裹裡,整了整小冠,伸手挑開了輿簾。 

 走出暖輿,抬眼望去,靠岸邊一艘長約二十餘丈的晉制百人官船,靜靜的停泊在河面上。 

 有軍兵、民夫等正在忙忙碌碌,往船上運送馬匹和一些箱子。 

 碧波如洗,平靜的像一面鏡子。 

 這就是“六朝金粉,十里秦淮”的秦淮河。 

 小宦官在身後道:“公子,您請上船,小人回去交差了。” 

 陳望回頭拱手道:“有勞小哥了。” 

 小宦官回禮後,轉身上了暖輿,他居然坐著回去了。 

 陳望揹著包裹,跟著忙碌的軍民上了官船。 

 走到甲板上面,剛踏下艞板,全副武裝,手按佩刀的晉軍士兵攔住了去路,喝問道:“你是何人?” 

 “哦,在下陳望,欲面見五兵尚書王蘊大人。”陳望點頭微笑道。 

 晉軍士兵雙手抱拳躬身道:“陳公子請進,尚書大人正在等您。” 

 “唉,辛苦,辛苦。”陳望邊說邊踱步向前走去。 

 走進官艙,驚呆了。 

 寬敞明亮,香氣繚繞,果然是座豪華遊艇級別的船艙。 

 只見鮮紅的地毯鋪在中央,兩邊各擺有四個厚重的紫檀桌几,桌几後面是厚厚的蒲團,外包黑色牛皮。 

 正中主人位長桌几後面是個胡床,上面正襟危坐一名約四十開外的官員,正在跟左手邊蒲團上的老道說著話。 

 老道後面還站有一個青年道士,畢恭畢敬,垂首聆聽。 

 陳望眯眼看去,官員五縷花白長髯,清瘦白皙,神情穩重,只是鼻子頭是紅色的酒糟鼻,給這副穩重的面容上增添了些許滑稽色彩。 

 那老道身穿淺灰色道袍,洗的有些發白,頭挽髮髻,彆著一枚銀簪。 

 雖然鬚髮連同眉毛已近全白,但紅光滿面,頗有些精氣神。 

 陳望趕忙快走幾步來到近前,躬身一揖道:“參見王大人。” 

 “哦……賢侄啊,怎麼這麼晚才到?來,這邊坐。”王蘊手指著左面座榻,懶洋洋地道。 

 陳望詫異,看著模樣和坐像,渾身上下散發著招牌式東晉名士風範的王蘊,怎麼說話有氣無力的。 

 趕忙殷勤稱謝,坐到了王蘊下首,躬身答道:“王大人,出宮後路過祖宅,去祭拜了祠堂,求列祖列宗保佑我父平安康健。” 

 王蘊手捋長髯,點頭讚許地道:“應該的,應該的,賢侄有心了。” 

 遂又向陳謙介紹道:“這位是子恭道長,後面是他的大弟子孫泰。” 

 陳望眼皮不自覺地跳了跳,五斗米教,孫泰…… 

 杜炅在史書上書寫的並不多,但孫泰他知道,出身琅琊孫氏,祖上是八王之亂時鬧得最兇的趙王司馬倫之謀主孫秀,那個奸佞小人,唯恐天下不亂,他們家世奉五斗米教。 

 而且孫泰有個大名鼎鼎的侄子,也就是東晉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領袖,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海盜的祖師爺——孫恩。 

 孫泰此人陳望還是瞭解的,他本就有不臣之心,總想利用手裡的信民們做點啥。 

 但此時此刻,陳望還得指望著這倆人千里救父,他頗為隆重地站起身來,一揖到地,滿面感激地道:“有勞兩位道長了。” 

 杜炅有些微眯的雙眼睜了一下,抬手緩緩道:“公子多禮了,請起。” 

 陳望故意停留了一兩秒鐘,已示尊重。 

 緩緩起身正看見了站在後面的孫泰,不知為何,面相就有幾分不喜此人。 

 雖然面目清秀,但嘴角總是撇著幾分半是故作神秘,半是高傲的笑意。 

 讓人見了總想上去給他一頓老拳。 

 陳望落座後,王、杜二人遂又繼續剛才的話語。 

 “杜道長,太尉戎馬倥傯,南征北戰,號萬人敵,身體一向硬朗的很啊。” 

 “王大人,太尉之疾並非出自身體,而是中了巫蠱魘鎮之術,待貧道略施法術,定能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