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8章 初會群英

 譙郡內史(相當於太守)王薈,字敬文,出自著名的琅玡王氏,也就是“王與馬共天下”的那個琅琊王氏。 

 是前丞相王導的幼子。 

 王右軍就是王羲之,是王薈的堂兄。 

 王蘊言罷,只聽得座中有人忿忿道:“太尉之疾,源自於舊時胸疾,不成想我大晉竟然無人能醫治,只能坐等朝廷派人,如此耽擱十數日,可悲啊。” 

 大家目光一起看向來了發言人,這是一名二十多歲的紫袍年輕人,容貌俊美異常。 

 “呵呵,祖希,既無醫治本領,不必多言,與太尉之疾有何益?何不平時多學一些技藝以備不時之需。”褚歆譏諷道。 

 陳望聽他說祖希二字,也就知道了,父親手下的別駕張玄之,字祖希。 

 從東吳開始的四大家族,顧陸朱張,三國時期孫權首席大臣張昭後人。 

 江南土著大族素來是瞧不起江北來的名門士族,他們都是因打不過胡人,在中原待不下去了,被迫投奔江南的。 

 東晉王朝奠基人司馬睿只得和王導兩人用演雙簧來收攏他們共同維護朝廷。 

 期間,王導想用兒子和顧家聯姻被拒絕,後來他學吳語來接近四大家族,可以說求著他們出來做官,才有了現在的安定團結局面。 

 在江南素有名氣的兩位年輕一代才俊,“南北二玄”(另一個是謝玄),同時又名列“江左十賢”的張玄之,向來才高氣傲,除了陳謙沒人放在他眼裡。 

 當即也反唇相譏道:“褚長史的意思是懂得醫術了?這些日子以來只見您暗自垂淚於太尉府,做婦人狀,也不曾見您為太尉之疾做出任何有益之舉。” 

 “你——”褚歆大怒拍案欲起。 

 只聽一個冷冷地聲音打斷了他,這次是從一直沒有說話的中堂西側武將行列裡發出來的。 

 “哼,耽擱便耽擱了,竟從江南找妖術之道士來醫治太尉,可笑,荒謬!” 

 大家循聲望去,一名身材魁梧,斜披朱袍內罩軟甲的年輕黑臉將領冷笑道。 

 “次倫,可不敢亂說,五斗米教乃太后、陛下請來的,我還是聽家兄說起過的……” 

 “你家兄說什麼?他只知吃齋唸佛, 並不懂民間疾苦,有何用?” 

 “太尉之疾我等已在兩淮並山東諸郡找遍名醫,都是束手無策,五斗米教試試又有何妨?” 

 “我已有十數日未見太尉和譙國夫人了,太尉病情如何我得知曉!” 

 一時間,中堂上一片大亂,眾人七嘴八舌,吵了起來。 

 陳望站在高處,暗暗記下了這個“次倫”,他聽王蘊說過,這是父親手下大將朱序,字次倫。 

 前龍驤將軍朱燾之子,現任鷹揚將軍。 

 當著朝廷欽使,五兵尚書兼老領導王蘊的面,江北四州的文武官員將積攢多日的情緒像雨後山洪一般爆發了出來。 

 大家在下面把太尉病後久未得見的怨氣,統統發洩出來,爭得面紅耳赤。 

 王蘊坐在那裡也是無法掌控局面,幾次開口想讓眾人安靜下來,但無人理會他。 

 正在這時,突然中堂上有一聲清脆的聲音響起。 

 “啪嗒!” 

 聲音不大,但每個人都能聽到。 

 眾人的爭吵聲逐漸消失了,有的人硬生生把嘴裡的話憋了回去。 

 一直低著頭的陳望抬起眼皮,瞅了瞅發出聲音的地方,原來是他一直未注意的西側武將首席! 

 一名斜披朱袍,銀盔銀甲的將領緩緩從身旁的漢白玉石地面上撿起了自己的鑲金玉佩。 

 由於中堂上人太多,陳望又低著頭,所以一直未看武將這邊。 

 中堂中間胡床的上首座榻中一名武將抬起了頭。 

 只見他五官端正,劍眉星目,三縷短髯修剪的整整齊齊,除了姿貌英偉外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正氣凜然。 

 陳望忍不住看呆了,心情有些激動,帥,真的太帥了! 

 比那個留著鬍子的周杰倫帥,比貝克漢姆也帥,也比李奧納多還帥! 

 看這人坐在武將之首緊鄰王蘊,而且一個不經意間掉落的玉佩,其聲響就足以讓整個中堂幾十人安靜下來,可見此人在江北四州之威望和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