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31章 忙碌的刺史大人

 說罷,向三人團團一揖。 

 慌得三人趕忙一起還禮。 

 “三位大人各自忙碌去吧,有事隨時派人來府裡傳信。”說罷,陳望轉身向中堂走去。 

 三人齊聲道:“恭送刺史大人。” 

 翌日晨,一輪紅日從大石山頂露出了半張臉,像有人提起了一盞燈籠,照亮了黝黑的大晉故都洛陽城牆。 

 春風送暖,楊柳含煙。 

 洛陽東城頭上一杆巨大的黑底紅字“晉”字大纛,在風中懶洋洋地翻擺著。 

 隨著“咯吱、咯吱”地刺耳巨響,吊橋緩緩地落了下來,離護城河還有半丈高時,重重地落了下來,濺起塵土一片。 

 城門大開,兩騎戰馬從裡面飛馳而出。 

 然後有大隊的晉軍騎兵跟著魚貫而出,沿著馳道向大石山的山谷方向馳去。 

 當先一人,身材修長健碩,胯下紫驊騮,身穿淡青色右衽便裳,足蹬牛皮短靴,身披一件白色黑邊雲紋披風,頭戴束髻小冠,劍眉細目,鼻直口方,麵皮白淨,瘦長臉上幾個粉刺星星點點,但絲毫不影響這一臉的英氣勃勃。 

 他就是朝廷還未正式頒詔任命的兗州刺史、廣陵公陳望。 

 但自西晉末年八王之亂開始,刺史(相當於現在的省長)一職已是地方實權派,形同潘鎮割據一般。 

 尤其到了東晉,一州更是形同於獨立王國,刺史名義上屬朝廷任免,但實際不是世襲制就是前任推薦,朝廷只有一個形式上的文書而已。 

 因為前任刺史的舊部們,是不會允許外部勢力侵入的,那樣他們就淪為了新刺史的棄子。 

 這叫一朝天子一朝臣。 

 於是,十三歲陳望(其實是二十一歲大三學生)的兗州刺史和世襲的廣陵公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一經到了十五歲,加冠禮後,便可有朝廷正式任命下來。 

 陳望身旁是左衛將軍陳安,後面是太尉陳謙成立的親兵組織“驍銳營”五百人。 

 當年由陳謙親自訓練,以及後來由兩任侍衛長毛安之、劉牢之每日操練,都是身經百戰的忠心死士,足可以一敵百。 

 就像當年“虎痴”許褚率領的虎衛軍一樣,從歷次戰役中挑選老兵中的精英。 

 出洛陽前,陳望在府中拜別了母親柳綺、大娘司馬熙雯、阿姊陳勝譙、二弟陳顧、三弟陳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