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24章 短短八個月

 陳望解釋道:“啊,就是,就是主持陛下後事喪儀,制定諡號,書寫訃告等一應事務的人員。” 

 “哦,太子和他們幾個年幼,我也不懂,還得由你多費心操持,另外,群臣若有不贊同太子繼位該如何?”淑妃不無擔心地道。 

 看著黑麵掛淚,楚楚可憐的淑妃,陳望拍著胸脯道:“淑妃殿下請放心,承蒙陛下對臣的恩德,還有淑妃殿下的器重,微臣一定能讓太子順利登基!” 

 淑妃黝黑的臉龐上浮現出一絲滿意的微笑,一雙大於常人的鳳目中還含著淚花,直勾勾地看著陳望,充滿了期許之情。 

 直將陳望看得渾身不自在,忙不迭地將眸光移向別處,臉騰地一下子紅了。 

 這時,殿外傳來了腳步聲伴隨著哭喊聲,快步跑進來幾個人。 

 幾個人回頭看去,正是王彪之、謝安、王坦之還有御史中丞,譙王司馬恬。 

 陳望手捧遺詔,跪在地上趕忙快速向後移動,離開了淑妃,跪在了司馬曜兄妹後面。 

 於是,大家又哭做了一團。 

 尤其是王坦之哭得最厲害,一把鼻涕一把淚,幾度差點癱倒在地。 

 從十六歲入仕在桓溫幕府待了一年,被司馬昱挖了牆角,追隨司馬昱達二十七年。 

 職務跟隨著司馬昱變換,歷任撫軍大將軍府掾,參軍,從事中郎,司馬…… 

 司馬昱登基後他馬上就被封為了侍中,相當於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倚為心腹肱骨。 

 司馬昱的死對他的打擊太大了,恐怕他哭的是以後自己的命運和仕途也會隨之發生鉅變。 

 陳望看著司馬昱的遺體,感慨不已,這又是東晉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奇葩皇帝。 

 他用鐵的事實向世人再次證明了東晉皇帝都短命的這一定律。 

 到現在為止晉元帝七年,晉明帝三年,晉康帝兩年,晉哀帝四年。 

 晉成帝和晉穆帝雖然一個在位十六年,一個在位十七年,但前者才活到二十一歲,後者僅僅活到十八歲。 

 而司馬昱今年五十三歲,歷仕七朝,從永和元年(345年)開始,業餘時間是大晉中央第一宰輔,本職工作是天天聚集一幫名士清談飲酒,悠哉悠哉。 

 被桓溫推上了龍座後,前後只做了八個月的皇帝。 

 唉,一生善於清談,以名士自居的司馬昱,早早結束了他苦逼的皇帝生涯,到西方極樂世界談天說地去嘍。 

 良久,王彪之抑制住悲傷之情,用袍袖擦拭著臉上的淚珠,向淑妃叩首道:“淑妃殿下還請節哀,陛下駕崩,請太子早登大寶,主持國喪事宜。” 

 淑妃抬起頭來,抽泣道:“群,群臣已到了嗎?” 

 “回淑妃殿下,已在太極殿聚齊。” 

 “那卿等陪太子一起去吧,陛下遺詔在廣陵公手裡。” 

 “臣,遵旨。” 

 說罷,四位大臣和陳望、司馬曜站起身來,辭別了淑妃,走出了顯陽殿。 

 太極殿有兩個門,南面的正大門是朝臣覲見的,北面的小門是皇帝走的門,進來之後就是一人多高的丹樨,順著側面的階梯上去,正好就是龍榻。 

 大家走到太極殿後的時候,王彪之停下腳步躬身向司馬曜道:“太子殿下,您和廣陵公從北門入,到丹樨下等候,待我等和朝臣商議妥當,您再登龍榻,由廣陵公宣讀遺詔。” 

 司馬曜躬身施禮道:“一切仰仗尚書令大人及三位朝中老臣了。” 

 幾個人忙不迭地向司馬曜回禮,然後向殿前走去。 

 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司馬曜和陳望向北門一邊走一邊不無擔憂地道:“廣陵公,你手裡這份遺詔,桓溫認便罷,不認,就是廢紙一張。” 

 聽著這稚氣未脫的聲音,陳望心中冷笑道,你倒是挺有自知之明的。 

 回想起這廝當年對自己的無禮,只去了國子學一次,就被他們兄弟倆指揮著人圍毆,自己穿越前的那個陳望不知受了你們多少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