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52章 孝武帝力排眾議

 對於現在王坦之突然提議派出的使團,應拔高到最高規格往譙郡,不由得暗暗咬牙惱恨,閉上眼睛苦思對策。 

 良久,他急中生智,輕咳了一聲,提高了嗓門開口道:“尚書令雖有道理,但朕以為不妥。” 

 此言一出,朝堂上漸漸安靜了下來,大家豎耳傾聽皇帝的下文。 

 司馬曜定了定神,沉聲道:“前軍將軍陳望和振武將軍謝玄聯手取得譙郡之役大勝,但不宜派遣重臣前往,如果他們今後再收復河洛,或者北上平定冀、青、幽、並,那豈不是要朕親自前往賞賜才能彰顯朝廷的恩威嗎?” 

 司馬曜的話令眾文武面面相覷,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該派誰去呢? 

 只聽司馬曜又道:“去譙郡前線代朕宣慰將士們意義重大,且考察兩淮風土民情,物品所需,最好給年輕臣子一個歷練的機會,朕提議欽使由王國寶擔任。” 

 此言一出,令眾文武大跌眼鏡,王國寶,嘿嘿,建康出了名的遊手好閒,不學無術,連他老丈人謝安對他的品行都不屑一顧。 

 但朝堂上站在丹樨下最前排的兩位宰輔,一個是王國寶的岳父謝安,一個是王國寶的父親王坦之,大家都不好開口反駁。 

 倒是謝安率先開口了,“陛下請收回成命,微臣以為,王國寶前去不妥,他現在還沒有官職不說,還從未經歷官場之事,如果代天宣慰譙郡將士失了禮節,做出不當之事,有損皇家威儀啊。” 

 眾文武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司馬曜心中羞憤不已,這個“收回成命”四字是他登基後經常遇到的,於是心一橫,堅持道:“王國寶秉性聰慧,熟讀經史,且年過二十,早已應該出仕,朕決意想歷練他一番,若是此行順利宣慰譙郡,證明堪為大用,如果令前方將士不滿意,回來後將不再錄用,卿等意下如何?” 

 未待謝安開口。 

 這時,司馬曜身後傳來了褚太后悠揚婉轉的清麗聲音,“謝僕射和陛下所言都有道理,如今譙郡大勝,人心大快,只要賞賜豐厚,就是對前線將士的最大慰藉,至於誰去並不重要。” 

 一直沒說話的褚太后早就接到兒子的來信,知道他安然無恙,並一舉大破氐賊,高興了幾天幾夜沒睡好,天天在佛龕前祈福。 

 至於誰去譙郡宣慰,對她來說不是什麼重要所在。 

 她看著眼前這個嗓音還沒變聲的少年天子,肥大的龍袍附在他瘦削的雙肩上,心生憐憫,忍不住幫他說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