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80章 塢堡風光

 再遠處有堡牆,碉樓,瞭望塔樓。 

 呼延堡的碉樓是建在堡牆的四個角上,只在東門頂上有一座高高的瞭望塔樓。 

 隨著呼延義向西深一腳淺一腳踏著雪地溜達,聽著他的介紹,看見有孩童上學的學堂,有署理訴訟的衙門,有發放糧餉的倉庫,有獸醫治療場所,還有武器衣甲庫……陳望暗暗咂舌,這規模相當於東晉那邊的一箇中型縣城了。 

 一路上不斷有人謙恭地向呼延義打著招呼,問著元日節安康。 

 不多時,二人來到城牆上,有幾個穿著厚厚灰色皮袍的軍兵手持長槍在來回溜達著。 

 陳望來到垛口前,向外望去,一片銀裝素裹,杳無人煙。 

 此時已快到申時,日頭偏西,那山川、河流、樹林、房屋,都籠罩上了一層白茫茫的厚雪,極目遠眺,黃土高原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夕陽照耀下泛著著銀光,又像是一片翻著波浪的銀色海洋。 

 不時有幾隻孤獨的飛鷹展翅翱翔在廣袤無垠的荒野上,時高時低,發出深沉有力的鳴叫聲,更顯得大地空曠而幽靜。 

 在臥房裡待了近兩個月的陳望,看見這種地闊天長,茫無邊際的場景不禁豪邁之情油然而生。 

 這與他這些年來的江南水鄉,草長鶯飛,綠意盎然,槳聲燈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時此景,他真想對著遠方大聲呼喊,把胸中的陰霾和思念戰友親人的苦悶宣洩出去。 

 回想起半年多以前,和桓伊在父陽臨別時,他吹奏的笛曲猶在耳畔,最終還是低沉渾厚地從胸中發出了感慨: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裡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呼延義在他身後聽著陳望慷慨有力地吟哦的詩句,突然感覺好像不認識了眼前這個年齡相仿的少年。 

 他堅實有力的背影,不像是個普通商人,卻像是一個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將軍。 

 三十萬大軍一起回頭看向月亮,充滿了思鄉之情,何等的氣勢磅礴,又把思鄉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一邊誇讚並詫異道:“沒想到欣之兄文采斐然,氣吞山河,如此胸襟怎肯做區區一名商人。” 

 陳望負手,轉過身來,已是精神矍鑠,一掃陰霾,他微笑著反問道:“要不然呢?” 

 “欣之兄應該從軍啊,依您的才學和氣度最起碼可以在我們安定郡做個都尉!”呼延義一臉嚴肅地鄭重鼓勵道。 

 “哈哈,應顯兄過獎了,在下上馬不能往來衝殺於敵陣,下馬不能與人格鬥,怎配做武職高官啊。”陳望擺手笑道,然向前走去。 

 看著堡牆外茫茫原野,二人邊說話邊欣賞著景色,很快來到了塢堡東側大門上。 

 呼延義指著西門外的遠處道:“欣之兄請看,前方就是出這裡的唯一通道。” 

 陳望手搭涼棚,凝神望去,這才發現,前方遠處有一片峽谷地帶,由於大雪覆蓋,無法辨別深淺,一直通向遠方。 

 心中感嘆這個塢堡找了個絕佳所在,縱使十萬大軍前來,也是束手無策。 

 他轉頭問道:“貴塢只此一個通道嗎?” 

 呼延義劍眉微微一揚,頗為自豪地道:“是啊,我聽父親講敝塢已歷七代,達一百五十餘年,歷經漢末、魏國、西晉,戰亂頻發,能屹立不倒,皆在於地勢險峻,坐落於高原之上,三面臨淵,易守難攻,遇到戰禍,只要將此路堵住,絕無人能上來。” 

 “哦……令祖先定是聰慧睿智,這裡真是個絕佳建城之處。” 

 “不瞞欣之兄,地勢雖險但水源也就成了敝塢命門,雖然在堡中也打了幾口井,僅供解渴之用,若是澆灌西邊上千畝的農田,就如同滄海一粟,毫無用途。” 

 “那從達溪河下來的水又如何儲存?” 

 呼延義指著大路旁的一塊巨大微微下陷的地面道:“那邊有個石頭砌成的大水塘,現被大雪覆蓋,蓄滿了水塘足夠田地灌溉了。” 

 說完,他又嘆息道:“達溪河上游的聶家堡,總是利用地理優勢,截斷水源,他們可以揮霍用水,但可苦了我們了,所以父親經常要到郡裡送禮,用郡守去壓制聶家堡的人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