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93章 九狐原

 兩三年一次的呼延堡、聶家堡武裝械鬥死傷無數。 

 她們的父兄、丈夫、兒子不知道此戰之後有多少人再也回不來了。 

 陳望清晰地看到人群中兩個依偎在一起的白衣女子,身材高挑,鶴立雞群,分外顯眼。 

 她倆用白紗遮住了半邊臉,只露出了充滿關切和不安的大眼睛,向這邊眺望著。 

 “欣之兄,聶家老二的槍法不錯,打起來的時候你要小心啊。”呼延義在旁一直嘮叨個不停,“還有聶寅的箭矢,也是百發百中,雖然最能打的聶豐死了,但聶家堡兵素來以兇悍著稱,戰馬尤其耐力持久……” 

 陳望哈哈大笑著揚鞭催馬向前奔去,一邊喊著,“照你這麼說我們乾脆不去了,讓他們撲個空豈不快哉,哈哈哈……” 

 “哎!哎!你等等我……欣之兄,欣之兄……” 

 中午時分,呼延堡的一千餘人馬趕到了聶家堡西北,沿著南坡上了九狐原。 

 陳望放眼望去,只見對面兩裡之外聶家堡堡兵已經一字排開。 

 刀槍劍戟在陽光照耀下,不時閃耀出斷斷續續、點點滴滴的光芒,刺得人眼花繚亂,在廣袤的九狐原上形成了一片金光閃閃的海洋。 

 他們有的半披獸皮,有的精赤上身,露出濃密的體毛和健碩的肌肉,互相大聲爆著粗口,人群中不時發出粗獷的大笑聲,一片嘈雜,渾然不把剛到呼延堡堡兵放在眼裡。 

 民風彪悍的聶家堡人從來就沒有把上次臥龍峽被困一事放在心裡,他們的骨血裡就是戰鬥,他們認為是男人就該真刀真槍捉對廝殺。 

 陳望面帶微笑,勒住坐騎,平靜地看著對面這幫三千多人的隊伍,沒有旌旗,沒有鎧甲,沒有陣型,在他眼裡就如同一群待宰的羊群。 

 早在漢代就有了“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的說法,就是私藏一副鎧甲等於私藏了三個強弩,私藏三副鎧甲就是死罪。 

 西漢名將周亞夫,作為平定了七國之亂,穩定國家的大功臣。 

 因為私藏了五百套鎧甲,打算死後帶進墓裡殉葬。 

 被發現之後,竟然被迫絕食而死了。 

 鎧甲可以令一支軍隊戰鬥力提升百分之六十以上,砍上一刀或許跟打了一棍子似的。 

 所以民間可擁有武器和普通箭矢用來防身、狩獵,但絕不能擁有鎧甲。 

 “唉,為何非要卡住下游用水,不惜興刀兵,妄送性命。” 

 陳望暗自思忖著,又感慨萬千。 

 在缺水的黃土高原上,只管想著自己多蓄些水,哪怕奢侈浪費到頻繁洗衣服洗澡,也不會管下游還要靠水吃飯。 

 他想起了韓非子的兩句話“人皆挾自為心矣,則難與之以合。” 

 韓非子在《難言》中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和弱點,這是人性的一種自然狀態。他認為,這種狀態使得人們難以與他人達成一致,難以建立真正的合作關係。 

 “利之所在,則忘其所利;危之所為,則忘其所危。” 

 韓非子在《安危》中指出,人們往往在利益面前忘記危險,在危險面前忘記利益。他認為,這種矛盾使得人們在合作中難以達成一致,也難以維護共同的利益。 

 因此,他提倡只有通過法律和教育來規範人們的行為,才能夠使人們在合作中更好地平衡利益和風險 

 這真是至理名言,適用於任何時期。 

 正在左右矛盾著,滿心不忍屠戮眼前這幫不知死活的愚昧堡民,身邊的呼延赫道:“那就是聶寅。” 

 陳望手搭涼棚,遮住正午太陽的刺眼光線,凝神看去,只見聶家堡陣容裡中間有幾個人,正是聶家四子,簇擁著一名四旬多的中年人。 

 雖然這個季節已是春深,比較炎熱,但他還是穿著堅硬厚實的皮袍全當鎧甲用,手裡提著一杆明晃晃的長刀。 

 刀削一般黝黑的瘦長臉上沒有一絲表情,但兩隻三角眼中神色陰戾而戒備,目光冰冷如薄刃。 

 在聶家四子的指指點點下,正看向自己這邊。 

 隨著一聲低沉厚重的牛角號聲,聶家堡陣人群裡發出了野獸般吶喊、咆哮聲,戰馬沸騰嘶鳴聲,這所有的聲音混合在了一起,雖然聽上去並不尖銳刺耳,但卻好像震得人耳朵都聾了,震得人心都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