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25章 紀錫的真實意圖

 陳望絕不會吃紀錫這一套,雖然二人一起從譙郡來涼州一路上建立了友誼,但那是私交,而現在談的是國事,不能混為一談。 

 再說,涼州疲軟的癥結所在他們這些大臣、將軍們能不清楚嗎? 

 除了張天錫不作為之外,張大奕、張大誠兩人是禍亂涼州的主要罪魁禍首。 

 想要整肅涼州朝綱,國富兵強起來,同心合力將此二人剷除不就得了。 

 找我問計,扯淡嘛這不是。 

 於是,陳望垂下了眼皮在座榻中閉目養神,嘴裡呼出酒氣,好似醉酒一般。 

 紀錫失望地搖了搖頭,站起身來,躬身一揖,轉身離去。 

 聽著紀錫的腳步聲下了樓梯,漸漸遠去,陳望這才睜開了眼睛,心道涼州的家底得讓這涼州三寶徹底敗光了,涼州才會有救,如果現在和紀錫所說的這些人聯手,為時尚早。 

 俗話說的好,膿瘡得爛了才能得以治癒,爛不透,還會再生。 

 到涼州徹底不行了,包括所有涼州群臣、高門大族、甚至士紳商賈、黎民百姓都看到了這一點,才是解決問題的時刻。 

 陳望在涼州這段時間還聽說紀錫講的那個蕩難將軍索商,見張天錫數宴園池,政事頗廢。也曾入宮勸諫,但張天錫卻道:“吾非好行,行有得也。觀朝榮,則敬才秀之士;玩芝蘭,則愛德行之臣;睹松竹,則思貞操之賢;臨清流,則貴廉潔之行;覽蔓草,則賤貪穢之吏;逢飈風,則惡兇狡之徒。若引而申之,觸類而長之,庶無遺漏矣。” 

 意思是,我不是單純地愛好遊樂,而是通過遊樂思考人生的哲理,我觀賞著花開,就敬重才華秀美的高士;品玩著芝蘭,就愛惜德行高潔的大臣;目睹到松竹,就思慕堅貞節操的賢人;面對著清流,就褒獎廉潔奉公的官員;觀覽著蔓草,就鄙薄貪婪汙穢的惡吏;碰到了疾風,就痛恨兇狠狡詐的奸徒。如果能引申而去,觸類旁通,在為人的操守上就基本沒遺漏的了。 

 張天錫把自己的荒淫無度竟然說得振振有詞,這真是如果自己不努力,別人想拉你一把都不知道從何處下手。 

 如果沒有喬茂的死,陳望現在必定會立刻離開這個病入膏肓的涼州,甚至把喬茂一併帶走,連頭也不回。 

 但喬茂不能白白犧牲掉性命,自己現在要是走了,這一輩子都不會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