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75章 隆隆鐵蹄碾壓來

 然後起身,轉身離去。 

 陳望仔細看了看他跪的地面,不禁搖頭笑道:“你們看,連青磚都讓他跪出裂紋了。” 

 眾人伸頭一看,還真是,一起跟著大笑起來。 

 不多時,郗恢又帶進一個人來。 

 只見此人三旬上下的年紀,頭戴綸巾,身著灰衫,風骨峭峻,白麵黑髯,沉穩有度。 

 來到陳望案几前,躬身一揖,聲音略帶沙啞地道:“在下盧嘏,字子益,參見刺史大人!” 

 “哦?可是出自范陽盧氏的嗎?”陳望快速地瞥了一眼案几上的名冊,問道。 

 “不才在下正是。”盧嘏眉毛一揚,臉上帶了幾分喜色,再次拱手答道。 

 “盧諶是……” 

 “乃在下祖父。” 

 “啊,哈哈,好,好。” 

 陳望心道,這個人也符合自己的招聘要求,他的祖上可是東漢經學大師盧植,先主劉備的老師。 

 後面幾代人皆為曹魏、西晉高官,到了盧諶這一代正逢八王之亂後,五胡亂華,他沒來得及往南逃,只得向北跑到了晉陽投奔了其姨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司空劉琨。 

 劉琨後來與羯人石勒之間爆發了地盤爭奪大戰,兵敗樂平(今山西晉中市昔陽縣附近)全軍覆沒,帶著盧諶投奔了段氏鮮卑,臨終前給盧諶寫了一首詩《重贈盧諶》,其中“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成為千古名句。 

 再後來盧諶先後事段氏鮮卑、石趙、冉魏,最終冉閔兵敗後,他與十幾萬冉魏官員、軍兵一同被殺。 

 當年鼎鼎大名的高門世族范陽盧氏,現在可是寒的不能再寒的寒門了。 

 盧諶在北方侍奉了好幾個胡人政權,論氣度名節已經把范陽盧氏的臉丟光了。 

 現在自己啟用這個在民間吃了二十幾年苦的盧嘏,可令他感恩戴德,忠心效力於兗州。 

 陳望臉色嚴肅了下來,淡淡地問道:“你有何所長啊?” 

 “在下從小熟讀經史,通曉兵法,家祖、家父雖事胡虜,但一直心向大晉,苦於報國無門,教誨在下成人後一定要效忠於大晉,建功立業,光耀門楣,此志可昭日月!”盧嘏慷慨陳詞,因激動漲紅了臉龐。 

 “如此,甚好,甚好,”陳望讚許著,轉頭看向羊曇道:“羊文學,他就歸於你麾下吧。” 

 羊曇躬身施禮道:“卑職,遵命。” 

 盧嘏神色一凜,躬身一揖到地,口頌道:“承蒙刺史大人不棄,在下定當赤心報國,雖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陳望向他擺了擺手,盧嘏慢慢後退三步,轉身下了大堂。 

 郗恢趕忙隨著他後面也走了出去,不多時,又帶進一人。 

 陳望一邊喝著茶盞裡的茶水,一邊向下看去。 

 只見一個粗布灰衣,腰間扎著麻繩,足蹬草履的人走到近前,躬身施禮道:“小人李暠,字玄盛,隴西人士,拜見刺史大人。” 

 聲音渾厚高亢,頗具感染力,聞者心情振奮。 

 待他抬起頭後,陳望仔細打量起來,只見他身材高大,體型健碩,寬額方臉,絡腮短髯,給人感覺豪放中帶著威猛之意。 

 陳望頓時心生好感,除了此人相貌堂堂之外,還有自己也在隴西待過近兩載,此人一口涼州方言,令他倍感親切。 

 “你是隴西哪裡人士?”陳望放下手裡的茶盞,邊說著話,邊從嘴裡撈出一個茶葉片,扔在地上。 

 “小人世代祖居隴西成紀。” 

 “什麼,什麼?”陳望含在嘴裡的一口茶水差點吐出來,怎麼這麼耳熟啊? 

 他看著大堂頂棚思忖了起來,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附近),隴西李氏…… 

 記得後世有個姓李的皇帝很牛逼,叫什麼來著…… 

 唉,狗日的葛洪,給老子吃了丹藥,連後世的皇帝、文臣武將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邊想著邊拍起了腦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