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陳公 作品

第187章 智者王珣

 中護軍王薈出班列躬身施禮道:“太元二年,平北將軍由涼州返回兗州後,麾下將領大半已經調離,兵力亦大不如前,能守住兗州已是蒼生之福,大晉之幸,若分兵進攻氐秦大軍,恐兗州不保。” 

 此言一出,文武大臣們議論紛紛。 

 “是啊,朱序不就是兗州舊將嘛,看看現在落得城陷被俘。” 

 “誰說不是呢,豫州刺史桓伊驍勇善戰,也是兗州舊將,現在要兵無兵,要將無將,如果他還在兗州定能來馳援三阿。” 

 “唉……還有伏波將軍陳顧……” 

 “那可是現今我大晉第一勇將啊。” 

 …… 

 聽著文武大臣們的話,令謝安老臉通紅,流放陳顧至廣州還是他暗中指示廷尉王雅論的罪。 

 朱序、桓伊的明升暗調,這一切也是在司馬曜默許下,兩人成功配合完成的組合動作。 

 “咳咳,”司馬曜輕咳了兩聲,大殿上靜了下來,“中護軍所言也有道理,兗州軍力的確不如從前,堪堪自保,謝卿,還有何策?” 

 司馬曜並不是不想陳望出兵,只是即便自己下詔,他也不會發兵,以他的聰明和口才,能找一萬個理由來搪塞,只好再問謝安。 

 謝安躬身答道:“臣請拜尚書右僕射謝石為徵虜將軍,率水師五萬,屯紮塗中,沿江加強防禦,拱衛京師。” 

 “準!”司馬曜毫不猶豫地應允了。 

 “陛下不可!”班列中走出一名紫袍大臣,躬身施禮道:“以中書監大人之意要放棄三阿嗎?” 

 司馬曜凝神一看,是另一名中書侍郎徐邈。 

 陳觀出任給事黃門侍郎後,徐邈升了遷。 

 “徐卿有何見解?”司馬曜問道。 

 “若能守住三阿,並組起反攻之勢,田洛以下萬餘官兵可用來裡應外合,若放棄,不但戰火將燃至建康,這萬餘人的性命也就白白葬送了。”徐邈慷慨陳詞,唾沫星子亂飛。 

 “臣附議,如放棄三阿,長江勢必成為最後一道防線,如此,建康危矣。”只見一個身材矮小的紫袍官員出了班列,不急不徐地朗聲道。 

 文武大臣們一看,是散騎侍郎,桓溫以前的智囊,大書法家,出自琅琊王氏的王珣。 

 司馬曜見是王珣說話了,眉頭舒展開來,心中暗喜,他可是有著不世奇才之稱的人物,和郗超齊名,桓溫手下兩大軍師,人稱“髯參軍,短主簿”。 

 在大晉的名氣不亞於三國時期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