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 作品

第十二節 戰場部署

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中央處理器復刻、模擬穿著者的動作姿態。然後,經由系統的中央電腦通過各個傳感器實時感知穿著者的動作並分析其特點,再經由電腦指令電機驅動各個部件。

就像影子跟著主人一樣,與穿帶者保持同步,而不是讓穿著者去駕馭或指揮這套機器。

在控制系統的幫助下,它的重心始終和使用者的腳步保持一致。

由於重心高度重合的緣故,導致它能最大程度的承擔自身的重量,在強勁的動力系統支持之下,它能讓負重而行的士兵健步如飛,甚至感覺不到一點負重。

這套系統的高明之處在於它並不是通過操縱桿或按鈕之類的東西來操控,從而解放了士兵的雙手,可以從事其它的工作。

制約這套系統的最大缺點就是續航力,電池的性能,是它始終邁不過去的一道坎。

在溫德的指點之下,大家很快就掌握了這套系統的工作原理,並以最快的動作把它穿在身上,然後適應性的進行了各種機動。

各種試驗後大家對它的評價非常高。經過實驗,八十多公斤的負重,就如同兩公斤的重量一般,輕若無物。

見大家都已裝備停當,溫德一揮手,眾人迅速上路。米爾德打頭,他靈活的如同一隻猴子,幾個跳躍就消失在隊伍的前方,餘下眾人迅速成警戒隊形,前後錯落有致的沿著米爾德標出的安全路線進發。

中途經歷了一次短暫的休整,補充食水,解決個人衛生,黃昏時分,小隊已經到達此行的預定地點,小鎮通向外界的唯一一條公路的一個拐角處。

這是一個“L”形的彎道。整個作戰計劃便是圍繞這處彎道制訂,等最後一輛車通過彎道後,立即炸塌彎道一側的巖壁,堵塞住整條公路,以阻擋後方的部族支援力量。

同一時間引爆預先埋設的地雷,炸掉前導車,堵住整支車隊,從而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如果一切順利,接下來就是常規作戰,火力手負責對剩下的頑抗火力予以壓制,狙擊手則視威脅大小逐一實施清除,其餘眾人也不用留後備人員,交替掩護攻擊,把剩下的敵人一一掃清。

整個計劃便是如此,這畢竟是一次小規模的行動,講究的是隨機應變,考校的是指揮官的現場指揮能力,沒有必要制訂太過詳細的計劃。

他們到達預設地點的時間控制的非常好,時近黃昏,此時路上已經沒有了白天浩浩蕩蕩的遷移大軍,極個別零散人員也駕著毛驢車急匆匆往前趕,以求能在日落之前抵達居住地。

隨著暮色的加深,路上很快空無一人,米爾德和中村定分別佔據彎道前後兩端負責警戒,基德開始埋設地雷和計算炸塌巖壁所需的炸藥量,並在赫爾曼的幫助下開始在巖壁上挖掘。

餘下幾人著手把設備裝箱,歸攏各種非作戰物資,匆匆忙忙吃了點單兵口糧後,倒頭就睡。

十多個小時的不間斷行軍,哪怕是赤手空拳,也是一件極為累人的事,他們必須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儲備體力,養足精神。

夜幕降臨,所有準備工作都已完成,剩下的就只有等待了。他們還有將近二十個小時的時間可以消耗。

明天黃昏,如果運送黃金的車輛還沒有到來,那麼他們唯有撤退一途。

畢竟本次行動的目標是基於推理,並沒有確切的情報支持,是溫德認為它們應該在,說到底,是溫德的一次豪賭。現在,他們已做了所能做到的一切,剩下來是輸是贏,就全看上帝的旨意了。

天剛矇矇亮,溫德就精神抖擻的發佈了一系列命令,放飛小隊攜帶的一架小型無人機,同時聯繫後方的支援飛機抵達前進基地,以便能在第一時間接應完成任務的隊員人撤退。

他對此次行動充滿信心。

除趙言外,其餘隊員都是戰場老手,對於臨戰前的狀態調整,個個都駕輕就熟,很快,每個人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作好了心理建設。

趙言雖然不具備別的隊員久經戰火歷練出來的強大心靈,但他自有一套自己的調節情緒的方法。

通過一整套長短不一,極富韻律的呼吸法,他的心跳逐漸減緩,血液流動開始變慢。

血液流動的減緩,會給大腦帶來輕微的缺氧。

要知道,人類每時每刻所產生的每一個念頭,都需要大腦消耗大量的營養,而在攝入減少的情況下,為保護自身的機能,大腦將被迫關閉與本能無關的一系列功能,停止所有的思緒以減少不必要消耗,以有限的資源來支撐身體本能的消耗。

思緒的減少,帶來的就是念頭的純粹。

人的本能是什麼,是殺戮。

幾百萬年的進化,也無法改變人是動物這個事實,而動物的天性就是殺戮,是弱肉強食,遵循的是赤裸裸的叢林法則。

幾千年來,人們用諸如仁愛、公平、正義、寬容等一件件的外衣,將本能一層層的遮蓋起來,並加以束縛,希望將其置於理智的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