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 作品

第十六節 叢林惡戰

他將小豆丁託付給村長照看,身上的機槍也交給了巴卡,只隨身攜帶了衝鋒槍和手槍,除此之外還在小腿上綁了一幅綁腿以及一把軍刀。

整理完畢後又活動了一下,確保這些裝備不會妨礙他的行動,然後一個縱身,消失在隊伍後方。

趙言以“之”字形的行走方式,沿著山脊兩側小心的來回搜索,相比寸步難行的山谷,山脊的植被相對稀疏,不會出現一腳下去爛泥直沒小腿的情況。

仿照貓科動物的行走方式在這種地形上更是如魚得水。每一次落腳都準確的落在堅硬的石塊或樹根上。脊椎一次伸縮間便能躥出去二三米遠的距離。

轉眼已把隊伍後方三公里扇形面積內的情況給摸了一遍。夠遠了,趙言對自己說道,轉身正要折返。

忽然,他滿是綠色的視野裡出現了三個紅色的斑點,趙言心中一凝,能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隊伍的後方,除了那夥遭到他們突然襲擊的民兵外,不會再有其它人。

而在遭受了如此慘重打擊的情況下,這夥民兵居然還敢且還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跟上來,這至少說明了兩點,一是他們還存在著有效的指揮,二是他們絕不是烏合之眾。

趙言可以肯定,這是一隊久經戰火的精銳戰士,否則不可能在這種惡劣的天氣情況下還能保有如此的執行力。

情況突然變得糟糕了,趙言不知道後面還有多少敵人,但當務之急是先幹掉這幾個斥候,這是毫無疑問的。

趙言仔細觀察了一下週邊環境,他正處於這條山脊的盡頭,往前十多米就是茂密的叢林,高大的喬木比比皆是,而那三個斥候正以一個等邊三角形的隊形從谷底向上摸來。

趙言小心翼翼的與對方相向而行,很快進入密林,在離地兩米左右的一處枝杈上潛藏了下來,他的策略是從後往前,在儘量不驚動對手的情況下,逐一將對方消滅。

三個人成“品”字形,每人間隔五米左右,逐漸接近,他們還不時從嘴裡發出一種類似昆蟲振翅的聲音彼此聯絡,每次相隔大約十秒左右。在這種環境下,誰也不敢大意。

在這種風雨交加,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趙言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辨別痕跡,從而跟上撤退的隊伍的。

現在不是想這些東西的時候,趙言告訴自己,他斂息凝神,靜待目標的到來,準備施以致命一擊。

下方的敵人以扇形的角度搜索前進,他們配合的非常好,三個人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圓形,方便彼此掩護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全方位的預警。

前鋒從趙言的左側過去了,他絲毫沒動,這不是他的首選目標。

趙言選的位置非常好,位於一條微微隆起的山體褶皺的上方,叢林中行走,這種地形是首選。他敢肯定,這也是敵人的必經之路。

他的判斷是正確的,右手邊的那一個身影率先進入了他的伏擊圈。

趙言舒展開了筋骨,雙腳交叉勾住樹杈,上半身倏的向下竄去,如同從樹杈上撲下來一條捕食的巨蟒。

根本不容下方的對手有所反應,雙手捧住對方的腦袋,趙言輕輕一扭,“喀喇”一聲脆響,乾淨利落的扭斷了他的脖子。

雙手在對方身體上一個借力,從樹上團身而下,一個巧妙的翻滾卸力,無聲息的落在了地面上,然後毫不猶豫的朝側方撲去。

側面的敵人明顯察覺到了什麼,好像有一頭巨獸正在向這個方向狂奔而來,他本能的據槍,準備射擊。

但趙言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挾帶著風雨,從他身邊一掠而過,向前衝去,同時右手烏光一閃,軍刀如同奔雷掣電般向最後一名對手射去,只在身後留下一具抽搐著的屍體,從頸部噴射而出的血液如同高壓水槍般發出“嘶嘶”的聲響。

兩位隊友的犧牲,為最後一名同伴爭取到了時間,這人迅速轉身,扣動扳機,但還不等子彈射出,一道烏光已朝他疾射而來。

這是一名久經沙場的老手,知道情況不妙,純憑本能,據槍往面前一擋,“篤”的一聲,一把匕首深深的刺入了槍身,巨大的衝擊力使他一個趔趄,差點摔倒,手中的槍也同時掉在了地上。

趙言飛速衝上,一腳向對方胸前踹去,一切發生的太過於突然,對方已來不及做出有效反擊,只是一個側身,避開胸口要害,前腳弓起,後腳撐地,肩膀向前一頂,撞向趙言飛踹而來的一腳。

“厲害”!趙言暗讚一聲,這恰到好處的一撞,不僅打斷了他的發力過程,使這一腳的威力大大縮水,同時對方聚全力於肩上一點,他如果不能一擊摧毀對方的防禦,對手就能贏得一絲喘息之機,進而可能改變戰鬥結果。

“嘭”的一聲悶響,趙言的右腳結結實實的踹在了對手的肩部,但出乎那名斥候預料之外的是,這一腳並沒有他預想中的力量,他聚全身之力的一撞幾乎落在了空處,使錯了力道的感覺,使他整個人不由自主的向前衝去。

而借這一腳之力,趙言一個側身,已經轉到對方的正面,他放低重心,左臂發力,一記擺拳,重重的擊打在了對方腰眼處,然後迅速變拳為爪,牢牢扣住他的右臂,勁貫全身,一個沖天炮,打在了他的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