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 作品

第四十四節 賺外快

飛機呼嘯著衝上天空,向著趙言此行的目的地飛去。

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全球最大的航空樞紐之一。此時正豔陽高照,天空一碧如洗。這樣的天氣在雨季的雅加達十分少見。

這裡,就是趙言此行的目的地。溫德他們在這裡的任務是替印尼內政部培訓一支特種部隊,而他的身份則是搏擊教官。

溫德給出的薪酬十分優厚,三百美元一天。對一次非作戰任務而言,這是一個令人不能拒絕的數目。但除此之外,趙言還另有一個私人的目的。

這裡是東南亞最大的華人聚居地,有超過一千萬的華人在此定居。

華人大規模開發南洋的歷史從明朝末期就已經開始。最輝煌的時期,也曾建立自己的國家。

但大量華人的湧入,則出現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那是國內最為動盪的時期,戰亂頻繁。也有一部分則是國內六十年代社會大變動時,受不了那種狂熱的社會氛圍而大量逃到這裡的。

這些人的南下,為這個地區帶來了最為正統的華夏文明。正所謂牆內開花牆外香,不論是是程朱理學等正統儒家傳承,還是傳統的巫、醫、相、卜等等百家雜學,在國內已日漸式微的今天,反而在這裡能找到一些最原汁原味的傳承。

這也正是趙言來此的最終目的。這裡集中了整個亞洲最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他那道配方上所有的藥材,理論上都能在這裡找到,而不必他費心費力的四處尋找。

舉步邁出機場大廳,一股潮溼、悶熱的氣息撲面而來。明晃晃的陽光不斷蒸發著土地中的水分,以至於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郁的泥土腥味。

入目的是洶湧的人群。在這裡,身高的好處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一大片黑壓壓的人頭中,趙言很快發現了正一跳一跳的向他招手的米爾德,那個第三小隊的斥候。

跳上米爾德的敞蓬吉普,趙言長長的鬆了口氣,實在是太多人了。

“怎麼樣,不好受吧!”米爾德撇了撇嘴,“近2.5億的人口,絕大多數都擠在這麼幾個大城市中,環境能好得了才怪……你隨便找個高樓,扔一塊石頭下去,就沒有砸不中人的,少於五個算我輸……”

米爾德一邊開車,一邊和趙言閒聊著,順便介紹他此行的具體任務。很快,趙言就弄清了他來此的原因。

這一次培訓任務,是總部對第三小隊圓滿完成上次任務的獎勵。任務輕鬆,酬勞又高,算是一種變相的休假。

但出於對團隊聲譽以及未來潛在訂單的考慮,總部根據印尼軍隊的實際,還是制訂了一份詳細的訓練大綱,並且得到了印尼內政部的認可。

第三小隊此次總共來了七個人,除原本的五個成員外,又增加了一個狙擊手和一名綽號“重炮”擅長近身格鬥的隊員。

其它的訓練科目對隊員們來說,都不算什麼,大家都是從精英部隊出來的,只是些常規性的戰術訓練罷了,無非是訓練量大小的問題,問題是出在搏擊訓練上。

這是一支印尼內政部新組建的反恐部隊。

近年來,鑑於國內治安形勢的日益惡化,尤其是“伊斯蘭祈禱團”所製造的幾起惡性事故,使美國對印尼政府的不滿與日俱增。

“伊斯蘭祈禱團”是目前東南亞地區影響力最大的激進組織武裝之一,被美國政府列為國際恐怖組織之一。美國曾多次督促印尼政府對其進行清剿,印尼政府也的確是照做了。但幾次行動除了損兵折將外,幾乎沒有取得任何成效。

幾次三番之後,印尼政府也明白,軍警兩方不是被滲透就是自身已經腐爛了,靠不住了。痛定思痛之下,內政部決定另起爐灶,重新組建一支幹淨的隊伍,將其置於內政部的直接管轄之下,不與軍方發生直接的聯繫。

成員的產生也不從現役軍隊中抽調,而是直接從未畢業的軍校學員中選拔。除個人實力外,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等都是重要依據。

經過層層選拔,首批共篩選出來五十幾名隊員,作為種子部隊接受最為嚴格的實戰訓練。

作為從上千人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這批隊員的個人素質高的出奇。作為預定的搏擊教官,“重炮”也是個謹慎的人。他沒有一上來就“三板斧”式的立威,而是叫這批隊員兩兩對抗,美其名曰先看看各人的實力,再據此制訂教學進程。

然後,“重炮”被震到了。回到營地後,他直接向溫德請辭,表示自己不能勝任這個崗位。

他向溫德坦言,這批隊員除了實戰經驗不如他,個人綜合素質幾乎都與他不相上下,除了前期他還能吃些老本,時間一長,肯定會被這些人看穿底牌,到時,影響的就是團隊的榮譽了。

溫德一時之間也想不到好的解決辦法,只能讓“重炮”先拖著,然後加大其它幾個培訓項目的訓練量,盡力壓榨這批隊員的精力,使他們無瑕於搏擊訓練。

因此,對於趙言的到來,溫德是滿懷期待的。從索格爾那裡,他隱隱約約的知道一點趙言的來歷。對於從那個地方出來的人,溫德自然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