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 作品

第七十九節 百變

燃靈火依然悠閒的繞著他飛舞盤旋著,時不時的爆出一兩點火星,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吹著泡泡,絲毫沒有外敵入侵的徵兆。

這令趙言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又等了片刻之後,什麼也沒有發生。趙言再次拿起那個盒子,仔細打量起來,希望能從中找出什麼線索。

整個盒子是由兩片不知名的木塊緊緊貼合而成,幾乎就是個實體,中間根本不可能放得下任何東西。也就是說,如果不是自己錯覺的話,進入自己體內的,應該是個神秘側的東西。

趙言沉思起來,十幾年的時間自己都沒能遇上一件的神秘物品,卻在自己精神有成的短短几個月時間內,接二連三的出現在自己周圍。難不成,這類東西還有相互吸引聚合的作用?

百思不得其解之後,趙言拿起了最後一個木盒。思慮半晌後,終於還是將它打了開來。

盒子中放著的是一個卷軸。

一個用月桂樹皮緊緊捲起來的、中間用一根豆科植物莖杆,以盤長結綁束起來的簡陋的卷軸。

一枚鮮豔的赤紅色印章赫然蓋在繩結之上。

趙言皺了皺眉頭,在西方神話中,月桂樹皮和豆杆莖在傳說中都是用來驅邪的物品,以這兩者為材質製成的卷軸,還用金印加以封蓋,難道是封印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趙言一時也有些吃不準了。

他伸手輕輕的碰觸了一下那個封印,鮮豔的印泥頓時如沙子般“簌簌”往下落去。

漫長的歲月過去,這個封印已經失去了它的效用。

趙言連忙退後兩步,以防有什麼不可測的事情發生。

一分鐘過去了,二分鐘過去了……什麼也沒有發生。或許久遠的歲月過去,曾經的秘密已經隨同那枚封印一併湮滅在了時光的長河之中。

趙言暗自猜測。

既然封印已被破壞,那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三下五除二的趙言解開了卷軸。

包裹在月桂樹皮裡面的,是一支雪茄長短的紙卷。見沒什麼異狀,趙言將紙卷輕輕的攤了開來。

是一張面具。準確的來說,是一張畫在紙上的面具。當然,通過觸碰,趙言肯定這不是一張普通的紙,而是一種皮質。類似他身上那張皮卷一般的質地。

也就是說,又一份神秘側的物品。

整張皮紙質地極薄,幾乎成透明狀,除了額頭部位有一個青黑色的印跡外,沒有任何修飾,只是用極簡單的線條,畫了一張五官俱全、雙眼緊閉的人臉。

趙言緊盯著面具額頭的那個印跡。這個印跡給他一種熟悉的感覺,總覺得似乎是在什麼地方見過。

在記憶中翻找了一番後,趙言終於找到了那份熟悉感。那是從王坤處交易過來的那份“替命人偶”秘法的核心符籙。

“替命人偶”的製作是一項水磨工夫,它需要一份至少百年以上樹齡的柳木或槐木芯作為載體,而且最好還是生長在水邊或是背陰處的木頭。

然後用自身的精血在載體上蝕刻出一個個的符籙,最後用精神日夜孕養,使其通靈。

它的具體效果取決於材質的生長年份和後期的通靈程度,兩者的時間越久,則效果越是理想。

自得到那份秘法後,因為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材料,趙言始終沒有將它提上製作日程。沒想到今天在這裡又見到了一個類似的符籙。

兩者大約有六七成的相似度。對照它們彼此的結構,趙言大約能肯定這兩個符籙應該是出自同一處源頭,只是不知什麼原因,分別只記錄了原版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這兩個符籙存在合併的可能。

思考了片刻之後,趙言肯定了這種可能性的存在。只要給他一段時間,運用先前智叟傳授給他的秘術,他有很大概率可以將這兩個符籙合為一體,然後試著解析出新符籙的功能。

但那都是以後的事情,既然知道了這個面具可能的功效,那麼當務之急就是親自體驗一下。

趙言拿起面具,將它輕輕的貼在了臉上。既然畫成了面具的形態,那麼當然是戴在臉上最為合適。

他並不是一個魯莽的人,對戴上面具後可能產生的風險,趙言已經思慮再三。

以他對“替命人偶”秘術的理解,這類轉移傷害類的法術,想要產生效果,就需要一個類似宿主般的介質存在,單憑載體本身是發揮不出什麼威力的。

退一萬步說,即便這件載體在悠長的歲月中產生出了自己的靈智,他也還有“燃靈火”這最後一道保險。

而他已經探視過了,這張面具,沒有靈性存在。

在面具貼合上趙言肌膚的一瞬間,一層密密麻麻的肉芽從面具上生長出來,連接上趙言的肌膚,並努力的向肌膚的深層鑽去。

轉眼之間,就消融在了趙言的臉上。

趙言有些頭暈目眩。

他看不清自己臉上的現狀。用手摸了摸,除了好像隔了一層外,其它如視覺、呼吸、表情等完全沒有什麼異狀。

但在識海之中,他的魂體卻迅速消瘦了下去,等狀態穩定下來後,整個魂體足足縮小了一圈,但同時,身上也籠上了一層淡淡的薄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