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山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三節 劍修之道

於是尋礦、鍛打、提煉,鑄胚……為了更契合自身的屬性,在師長們指點下,每一步都是親力親為,絕不假手於他人。

這樣歷經三五年不等的時間,最終得到的,是一把富含五金之英的粗胚。

接下來就是一個長期的水磨工夫,這個過程既是溝通,也是一個去蕪存青的過程。

劍修們以自身為鼎爐,呼吸為水火,心神為錘砧。如常人女子十月懷胎一般,小心翼翼的期待能孕養出一柄與自身性質相合而又質性純粹的載道之器。

這個過程或許是一二十年,又或許是四五十年,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完全是因人而異。不僅取決於劍器本身品質的高下、修煉資源的多寡,還是一個考驗各人品性、資質的過程。

但不是說擁有了以上的一切,就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劍修。三五十年的漫長時光之後,其中的絕大多數最後都將成為金字塔塔基的存在。

最終達至呼則為氣,聚則成劍境界,成為塔尖的那一部分的,可能連當初數量的萬分之一都不會有。

而到了這個境界,這一部分人才算是真正踏入了那道門檻,有了一絲上古劍仙百步飛劍,十里殺人的雛形。

但根據趙言接觸的各類殘章斷篇中,關於劍修修行各個階段的描述來看,這個境界卻還只是處於術的層次,屬於殺伐的手段。

充其量只是戰鬥力遠超同儕,同時因金氣浸體的緣故,壽命比普通人長上一些,卻還算不得正途。

以趙言這幾天來從那紮上師處瞭解到的一些信息,趙言判斷邋遢道人應該就處在這個層次。別看他一副世外高人的樣子,最多隻是稍稍超出這個層次一些,絕對沒有達到返本歸源,重返先天的境界。

否則當初那紮上師就絕對不會只開出三十金的價格了。

這是趙言花了三天時間整理出來的脈絡。雖然因傳承的不同,各家於細微處可能有所區別,但趙言認為大概的方向應該是不會錯的。

而超過這個階段,各類典籍中就沒有更深入的內容留存了。前人的筆記之中也盡是一些語焉不詳、含糊其詞的說法。

或許、可能、理應等猜估性的詞語大量的充斥其間。

趙言猜測後續的境界要麼只是出於前人的臆想,要麼是各門各派秘而不宣,要麼世間所留存的,也就只剩下這一階段的修行之法了。

理清了脈絡,弄明白了自己體內那道金氣在整個劍修體系中的層級,又從頭到尾通讀、吃透了從邋遢道人那兒交易而來的秘術後,接下來趙言又做了充足的準備。

但最終的成果卻只是眼前這一把鏽跡斑駁的長劍。

……

趙言嘆了口氣,其實他也知道邋遢道人當初拜師的提議是有道理的。

趙言很清楚,以他現在的情形,其實是最適合走劍修一途的。畢竟相比於普通的劍修,他的起點已經極高。那道金氣不但品質極佳,還生生為他節省了前期數十年的苦功。

但一是看不到前途,二來畢竟只是口頭之言,最後能不能得到正確的引導還是兩說。最重要的一點則是金氣的威脅實在是已經迫在眉睫。

與正途相比,他已經沒有時間了。

趙言當前要做的,是反其道而行,生生將這道已經虛化的金氣重新凝聚出一個實體來。

將這成道的根本硬生生的轉化為一件殺伐之器。

趙言其實也很清楚,邋遢道人的劍丸之說,在缺少前置的條件之下,其實只是給自己畫了一個大餅,看上去很飽滿,其實根本就沒有未來。

但相比一次性的消耗品,劍丸之說,的確是多了一絲可能。

這也是他之所以順勢答應了下來的原因,除了能解決眼前的麻煩,最重要的是,他想給自己留一絲念想。

誰知道未來是不是真的存在那麼一種可能!

……

看著地上的劍體殘骸,趙言想不出問題出在哪裡。

據邋遢道人提供的秘術所述,虛體的實化主要有那麼幾條途徑。

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宿主又觸及到了精神的層面,則心煉之法是為首選。

以精神力無微不至的特性來逐步滲透、統合散亂無主的金氣,最終將其捏合成一團,這無疑是最為理想的狀態。

這種狀態下的金氣其實也非實體,而是介於虛實之間,有質而無形。理論上其實已是超出了劍丸的形態,成了類似先天無形一般的存在。

一旦達成這種狀態,劍丸的孕成反而不再是重點,因為那幾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不但如此,以自身的靈性作為它的控制中樞,還可以直接躍過祭煉這一步驟,輕而易舉的達到如臂使指,隨心所欲的地步。

要知道那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趙言首先放棄的就是這一條。

他沒有時間。

……

其次是血煉之術。

以獨特的行氣法,以自身氣息、精血日日加以盤桓餵養,務求將其牢牢的刻印在每一縷金氣之上。

成為一種半虛半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