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到橋西 作品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兩家人

如果自己大哥不是當事人,他甚至更想聽聽本人的說法,但又有點不太敢。

王海東對自己的這個大兒子是極有耐心的。

再有半個月就要滿十五歲的王重陽,是在他三十八歲的時候出生的,說一句老來得子雖然有點過了,但這個孩子對老王家的意義大不相同。

不僅僅是他個人生命的延續,更意味著家族資本的傳承有望。

這孩子不是老三王明陽那種跳脫性格,說話做事一直比較沉穩幹練。

尤其是在跟著女婿去了一次香江之後,思考問題和處事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不僅讓家裡的老爺子感到老懷大慰,也讓他這個當父親的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願意請教是好事,他不介意把一些內心真實的想法透露給兒子,對出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來說,未來生活是無比殘酷的,越早適應越好。

書房裡那爺倆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秦淮茹不可能一點都不在意。

她最擔心的就是兄弟幾個產生矛盾。

不是一個親爹,生活環境也有很大不同,本來就不會有多麼親近,這次的事情出來,兒子會不會被幾個小的看不起,都是難說的事情。

她總覺得兒子這回的事情,老王家人不那麼地道,似乎想要壓兒子一頭,這讓她的感覺很不好。

似乎從上次在自己回兒子那裡住了一段時間之後,老王家的態度上就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看不見摸不著,卻隱約存在。

她現在有六個孩子,可心裡最在乎的,只有大兒子,其他的都是搭頭,是這一世讓她還債的冤家。

唯有大兒子不同,他是來給自己撐腰的,他就是自己的底氣。

人們都說她嫁得好,老王家不僅位高權重,還幫著她養大了幾個前夫的孩子。

持這種說法的人,她一項敬而遠之。

明眼人都知道,她的好日子,是因為先有的兒子,才有了王家。

不是因為有了老王家,才讓她過上今天這樣的生活的。

外人常拿王海東和兒子做比較,說她福氣大,對這種無聊的比較她一直不屑一顧。

誰也說不清楚戰爭年代的功成名就,同和平時期的白手起家相比,哪一種更難。

可她心裡固執地認為,同床共枕了十多年的老王,絕沒有自己兒子的本事大。

老王能夠成就今天的地位,說沒有外力那是騙人的。

可兒子當初有什麼、又靠什麼,靠一屋子坐等吃穿的女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