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5 此身安處,是七娘家

 七娘:“喵嘰喵嘰。”還挺好吃!

 眾人:“……”

 李白覺得七娘實在離譜了些,正想斥責,孟浩然笑著趕忙攔住:“沒事。原來七娘也喜歡吃魚,那可與我是知己了。”

 七娘眼中透著機靈狡黠,裝作不經意般探問:“六郎也愛吃魚?我一日能吃六條呢,你能超過我?”

 李白聽得震驚,這丫頭,什麼時候一天吃了六條魚!

 孟浩然仔仔細細回憶一番,笑道:“小時候不懂事,偷吃了七條魚,因為腹痛難忍阿耶還請了名醫。不過,也僅此一次,如今最多隻能吃三條魚罷了。”

 七娘:“哇!”

 竟然真的有人嗜魚如命到這種地步,一次七條魚,太厲害了吧!

 與此同時,光幕閃過亮光。

 【因魚喪命的孟浩然,當真一日能吃七條魚?(1/1 已完成)】

 【八卦積分+20。】

 這時候,七娘終於後知後覺反應過來,自己方才鬧了烏龍,搶食了別人最愛吃的東西。雖然出發點是為救人,她也覺得很不好意思。

 七娘垂下腦袋,手指絞在一處對了對,超小聲跟孟浩然道歉:“六郎……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孟浩然沒說話呢,李白搶先:“對,你是故意的。”

 七娘衝李白呲牙,又提議:“我給六郎練一段劍技賠罪好不好?你別難過了。以前師父他們搶了我的黃柑,我就可難過了,這時候出去山中練劍,便又能開心起來。”

 孟浩然淺笑。

 他雖愛魚,倒也不至於因為幾片魚肉沒吃到就傷心。只是七娘實在童趣得緊,孟浩然也忍不住想要逗一逗。

 他打量七娘今日穿著,便道:“七娘既然穿著胡服,不如跳個胡旋舞吧。”

 盛唐民風開放,對不同的美十分包容,是以女子可以隨心所欲地著男裝。無論是漢家圓領袍,還是胡人短身衣,都只是一種裝扮罷了。

 這也是盛世大國才能擁有的包容力。

 七娘今日圖輕便,才穿了這身胡服裝扮,沒成想反而要因此學跳舞。她撓撓頭:“我不會跳舞,不過,胡旋舞我見過,小狗轉圈我行噠!”

 眾人聞言都笑出聲來。

 在大唐,西域樂舞一度十分風靡。其中,胡旋舞、胡騰舞和柘枝舞廣受喜愛,胡旋舞更是引得粟特人(九姓胡)向唐朝進貢“胡旋女子”。3

 到了七娘這兒,怎麼就成小狗轉圈了!

 李白捂著臉,想把倒黴孩子的嘴給封住。

 孟浩然卻鼓勵道:“七娘,跳吧。我這裡正有笛子與龜茲羯鼓。”

 於是,七娘點點頭,抱著羯鼓跑到亭子前頭的空地上。孟浩然笛聲一起,她便以手敲鼓,有些生疏地旋轉起來。一開始,七娘還控著力道找節奏,到了後頭,那可真是小狗咬尾巴,快樂轉圈圈了。

 一眾人看得歡樂,也都起身跟著七娘舞起來。隨後便發覺,竟無一人能超過七娘的速度。

 孟浩然年紀最長,身體受不住,坐下來意味深長道:“陛下甚喜胡旋舞。”

 李白搖頭,神色坦蕩地笑侃:“陛下喜的是胡旋舞,這不過就是一隻快樂小狗罷了。”

 快樂小狗·七娘:“阿郎才是狗!我可是小旋風!”

 眾人頓時又笑作一團。

 直到日暮西山,兩方才依依不捨道別。

 孟浩然是騎驢來的碧山,得先行一步。他跨上驢背,衝李白拱手道:“十二郎,近期我就宿在煙店鎮,你若得閒時,可來尋我。”

 七娘:“我呢我呢?”

 孟浩然笑:“隨時歡迎七娘來,到時我親自為你做魚吃。”

 *

 煙店鎮就在安陸西北角。

 李白從碧山回來之後,除過溫書,給七娘開蒙,餘下的時間便會往孟浩然借住的小院跑。

 孟氏乃是襄陽薄有資產的書香門第,因而,孟浩然在外的日子並不清苦。

 對此,七娘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誰讓李十二白一路救濟的人太多,她怕家財散盡,沒有銀錢去長安參加鄉貢了。

 李白去煙店鎮的時候,七娘有時會跟著一起,有時犯懶,便躲到嬸孃周氏院子裡去。嬸孃院裡的小廚房做點心一絕,許多南朝才有的精美糕點,廚娘都能弄出來。

 這日立秋,周氏喊了七娘一道包餛飩。

 李縣令趕著上任,已然先一步去了潭州,不知為何,周氏卻留在了家中。七娘晃著小腳丫,坐在案桌前,兩隻小手學著周氏的樣子,使勁兒把餛飩皮一捏——

 誒嘿,破了。

 七娘懊惱道:“我的手太笨蛋了。梳頭也是亂糟糟的,還不如師父梳得好。”

 周氏柔柔一笑,索性站到她身旁,手把手握著教她包:“這包餛飩和梳頭髮都不能心急,得耐心仔細地一點一點收攏起來,捏在掌心裡頭,最後把一點氣口封好。你瞧,是不是成了?”

 七娘的掌心裡,躍然一隻小巧玲瓏的餛飩。

 周氏又跟她講:“咱們大唐的餛飩種類多著呢。聽說長安坊市內,有一家蕭家餛飩十分有名。他家煮過餛飩的湯甚至可以用來煮茶,尤為鮮美。往後,七娘若想吃,嬸孃都帶你去。”

 七娘驚喜:“當真?”

 周氏撫了撫她的劉海,點著鼻子說:“七娘這般乖巧的孩子,當然要給最好的。”

 七娘對吃食的熱愛程度只有李白知曉。

 於是,到了傍晚,七娘一回前院便跟李白炫耀起來:“師父,嬸孃說長安有好多好吃的,以後要帶我去吃呢!”

 李白剛從許家做客回來,內心正糾結,便聽到七娘這番話。他揚了揚眉:“嬸孃當真這麼說?”

 小孩子說話容易誇大其詞,顛三倒四。

 他想先弄清楚了來龍去脈再說。

 於是,七娘繪聲繪色把今日的事兒都描述了一遍,末了還意猶未盡道:“嬸孃說了,乖巧的孩子就值得最好的。那我們去長安,能吃蕭家餛飩嗎?”

 李白眉心擰在一處,知道並非是自己多心了。

 周氏的人和話都透著不對勁。

 這些日子,安陸本家雖然不催問七娘戶籍的事情,卻總是張羅著李白儘快做許家上門婿。他雖有意許氏,卻不會為此拋下七娘。

 李白扶額,嘆了口氣:“吃,你想吃什麼我們都去。只一點,旁人再要請你吃東西,可不能屁顛屁顛跟去了。”

 七娘眨眨眼,福至心靈。

 她雖年幼天真,卻對人心十分敏銳。

 嬸孃教她包餛飩時的話,實在讓人有些不舒坦。

 次日,李白帶著七娘一道去尋孟浩然。

 他們師徒是外客,對安陸人生地不熟,一切倚仗李宅本家;

 可孟浩然不同,襄陽距離安陸本就不遠,孟家在此地也有自己的親屬人脈,想要打聽消息,還得靠孟六郎。

 李白關門閉戶,與孟浩然講清楚了整件事情的脈絡,最後拱手請求道:“此事就拜託孟兄了。”

 小小的七娘也有樣學樣:“拜託拜託。”

 孟浩然此前瞧見七娘與李白的相處方式,只當這是一對有愛的師徒。沒想到,背後竟還有這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