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22.反將一軍春闈至

 “不如就從今歲開始,在進士唱第之前,將被選者所試雜文、對策都送往中書門下,各方出具二人,共同複查無誤之後,再行公佈如何?”

 他還是懷疑李白會“作弊”。

 畢竟,如今滿大唐的舉子都流行尋一位公薦請託人,等他日及第,再將對方奉為“座師”,也算一段美談。

 李隆基不相信李白會選一條最難的路。

 於是,他選擇為這些捷徑上都鋪滿荊棘為障,就不信,李白不會撞個頭破血流。

 *

 正旦當日,長安城的行道樹上綴了許多紅色的宮燈,瞧著平添幾分喜慶。

 李白一早就帶著七娘飲過柏葉酒,祈福長壽平安之後,便裹上披風出門賀新年。聽裴稹說,往年陛下都要在興慶宮的花萼相輝樓上接受附屬國朝賀,萬民瞻仰,一派歡融氣象。

 今日,他與七娘也要去湊湊長安的熱鬧。

 七娘出了門,看什麼都新鮮。抱著劍還要比劃道:“蜀中元日會擊小鼓,唱竹枝歌,長安就不一樣誒!”

 李白問:“這不敲鑼打鼓的,也挺熱鬧嘛。”

 “長安人流行年節吃煎餅呢,吸溜~”七娘貪吃的樣子過於可愛,惹得李白暢懷大笑,摸出錢袋便買了幾張煎餅來。

 師徒倆一路走走停停,吃得開心。相比之下,興慶宮門前瞻仰聖駕就沒那麼有趣了。

 七娘打著哈欠仰頭看了一會兒,連人臉都看不清,拉著李白就要回去。

 李白轉身時,便聽到身邊士子嘆氣:“今年春闈倒黴了,中書門下要試卷複查,這還如何請託。”

 李白與七娘對視,師徒倆一道挑眉。

 這算是……陛下送給他們的新年賀禮嗎?

 *

 正月十五元宵張燈一過,花燈放夜的習俗便結束了。長安城也慢慢蛻去年節的熱鬧歡快,正式拉開了春闈的序幕。

 年前,由於陛下腦子一熱,臨時加入了中書門下的試卷複查制度,整個中朝都跟著忙碌起來。緊趕慢趕,總算趕在春闈開試之前,確定好了一應流程和人員。

 正月二十八日,寅時中。

 外頭天光未見,黑糊糊混作一團,城內外趕考的士子便悄然動身了。那些順著主幹道往禮部貢院去的是明經科舉子,往尚書省都堂去的,才是進士科。

 司派遣早在一日之前就清了場,這會兒,專差們點著燈,引導著今年春闈的舉子們有序接受查驗。

 在微弱的燈火映襯下,放眼望去,長街麻衣勝雪。

 更襯得長安冷肅了幾分。

 李白抱著笈囊緩步前行,這裡頭已備好了文房四寶,另有幾根蠟燭、兩餐乾糧、水和木炭等物。輪到他時,便將笈囊打開交給胥吏查閱,而後聽人唱名核對、搜身檢驗,這才被准許往都堂內走。

 李白長舒一口氣,才要邁步進去。

 街對面的夯土牆頭忽然有喜鵲“喳喳”在叫,緊跟著,傳來一聲清脆的助威吶喊——

 “寒窗苦讀三十載,一朝青雲飛上天。李十二白,放平心態,你最膩害!”

 七娘數好拍子,帶著牆下那幾只跟屁蟲們齊聲高唱:

 “一舉登科,蟾宮折桂。”

 “糟老頭子,沖沖沖沖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