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四萬宮女淚

 李隆基顯然對“代為修行”的說法十分滿意,暢笑之後,看武惠妃的眼神越發充滿寵愛。

 玉真早已懶得應付武惠妃這樣的低段位,無聊地斟了杯酒自飲,就瞧見七娘跟在張九齡身後上來了。

 玉真公主握杯的手顫了顫,落在李隆基眼中,便有些自我感動。

 叫她們母女再見一面,是帝王對親生妹妹的憐惜。

 七娘乖乖跟著見了禮,又回答了李隆基幾個問題,便坐在一側下座。張九齡就在她身邊,年長者又在說一些聽不懂的話,七娘便全心全意看向底下的馬伎宮女們。

 一聲擂鼓響,樂伎從旁作輔。

 對面而立的馬伎隊伍展開紅色彩綢,開始穿行舞動。

 這是一群英姿颯爽著胡服的女子,數量近百人,挽弓射箭,玉勒長旋,隨著鼓點越發密集緊湊,她們的動作也越做越快,越做越難。最中間那位娘子,甚至還能站在馬背上跳舞!

 七娘初時看的興致勃勃,而後發現這些全是花拳繡腿的假動作,便開始覺得有些不得勁。

 她湊到張九齡身邊,低聲問:“張阿翁,她們是以前就擅長馬伎,才召進宮中嗎?”

 張九齡湊過去聽完,搖了搖頭:“都是先挑門臉兒,相貌周正者入宮,再分為普通宮女和有才藝的伎兒。成了伎兒,便得吃些苦頭,將這門技藝練熟才行。”

 只是,這宮中許多小娘子忍痛吃苦,練下這等“花架子”,或許終其一生也不能得到陛下召見。

 時值盛世,大唐宮女的來源主要分為四種——

 採擇、徵求、配沒和進貢。

 在這四種途經中,徵求面向“良家子”,選取才藝相貌俱佳者,數量少而精;

 配沒專指罪官家眷充入掖庭,是最底層的女婢;

 而進貢偏向於外邦俘虜。

 最主要的大頭,還是來源於“採擇”。

 自陛下設立“花鳥使”下巡各地,蒐羅長相出眾者統統入宮,宦官就慢慢掌控了了採擇宮女的這條路徑。

 這也是張九齡當年得罪一票宦官的因素之一。

 滿腹憂思的張大郎忍不住無聲嘆了口氣。

 七娘在他身旁,也有樣學樣地撐著小臉,蹙起了眉頭。

 她想,這麼多小娘子被迫離家,關在這繁華的長安城裡,流著淚咬著牙去做一件自己都不明白有何意義的事情,就能演出陛下的盛世繁華嗎?

 七娘不懂。

 但她覺得,李唐皇室百年基業,先祖們若瞧見這場面,是要給陛下一巴掌的。

 *

 李白也在帳中冷眼旁觀這一場叫人心慌的表演。

 看著這些奮力一舞的宮女子,以及高臺上那些言笑晏晏者,他腦海中浮現的竟是長安城內大明宮西側的“掖庭”。

 官宦有罪,妻女衝配掖庭。

 今日這些高門貴婦仕女坐於帳中,俯視這群修習馬伎的宮女,尚且還能笑得出。可若一旦政局動盪,家中郎君流放賜罪,作為官宦妻女便都得充入掖庭,成為宮婢中的最下等人。

 昔日上官婉兒入掖庭,能以文才東山再起。

 而今這些人,又能有幾個做得上官婉兒。

 李白搖了搖頭,只覺得這長安城的歡鬧繁榮,就像是虛虛浮在空中的海市蜃樓——

 他若不清醒地沉淪其中,一腳踏出去,便有可能是萬丈深淵。

 要融入長安,終究與他們所想差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