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39.縣尹怕不是瘋了? 一更

 沒有生產力,談什麼都白搭。

 阿尋是苦過來的孩子,一開口就說到點子上:“七娘子,太白先生是無法左右朝廷賦稅的,我想,就只能在擴田和增產兩道下功夫。”

 七娘很贊同這個想法。

 “擴田若是針對鹽鹼地,我有兩三種法子,至於增產,就更是咱們的老本行啦。”

 阿尋眼前一亮:“七娘子是說堆肥?”

 七娘點頭,旋即又搖了搖頭。

 這個說法不夠準確,因為堆漚還田只是用來改善地力的,在一年耕種之初使用確實有些效果,但對改變他們目前的現狀,效用卻不大。

 尤其是,潮陽縣乃至整個嶺南道可是水稻種植區域,水田耕作施肥就更與旱田不同了。

 想到這些,七娘問阿尋:“潮州的稻幾月熟?”

 “嶺南都是雙季連作稻,如今地頭種的叫做早稻秧,正是齊穗期,大約七月底便能熟,收割之後緊跟著便會翻耕水田,插晚稻秧苗了。”

 七娘聞言歡喜極了。

 水稻要想增產,灌溉、除草、除蟲病害和追肥這幾樣都不能少。而齊穗期到灌漿期之間的稻田,是最適合追加磷鉀肥、葉面肥的。

 這種磷鉀肥能使稻田成熟期提前十日左右,並增產出米粒數,連顆粒重量也會跟著增加,還能抗倒伏,讓水稻長得更結實。

 磷鉀肥的自制方法,七娘也早早用八卦積分兌換到了。

 這東西她聞所未聞,還以為很難製作,誰知原料卻意外的好找——像什麼雞蛋殼、茶葉渣、魚刺魚骨、蝦蟹殼子,甚至磨豆漿的豆渣和釀酒的酒糟,都是十分好的磷鉀肥原料。4

 七娘細細講解完,將手裡的雞蛋殼丟給阿尋,起身往子城去:“走吧,打著師父的名號,去富戶家裡挨個收破爛去!”

 阿尋垂眸看著手中的蛋殼,似乎已經能預見到太白先生暴跳如雷,滿院子追趕七娘的場面。

 *

 七娘當真勇猛。

 才來潮陽縣第一日,李白都收斂著在熟悉縣務,她就挽起袖子幹起了老本行。收垃圾這種事兒,她跟阿尋可是一回生一回熟,趕在上門“要飯”前,還特意從土城牆外尋了三四個年輕力壯的乞兒過來。

 一人賞幾文錢,便能當個搬運肥料的勞力用。

 子城內居住的大多非富即貴,消息靈通,早就得知新縣令李白的家世背景,連他喜好作詩,家中一妻一女,性子瀟灑都打探得仔仔細細。

 他們還在觀望之際,七娘便親自殺上門了。

 城東的周員外家,累世居於潮陽祖宅,是當地最有話語權的大姓。潮州窯能在民間享譽頗深,脫離不開周家的技藝。

 阿尋低聲提醒七娘:“周縣丞也是周家旁支出身的族人,你說話做事要注意分寸。”

 七娘點點頭,有些明白過來,為什麼昨天師父提起潮州窯,周縣丞會那麼緊張了。

 周家當家主君正在書房作畫,外頭僕從來稟:“大爺,那李縣尹派了人親自上門拜訪,還討要家中的果皮茶渣等物,您看……”

 奴婢們真沒見過這種縣令,只得親自來問主君的意思。

 周員外停了筆,不免想到昨日那縣丞侄兒匆匆回來,提起縣令問到了筆架山窯。

 員外心生疑惑,看不透李白的行事風格,反而有些忌憚起來。

 半晌,屋中傳來指示:“左右都是一些廢棄之物,新縣尹既然喜歡,便派人收攏起來給他。對了,記得叫人跟去瞧瞧,這些東西都運去何處。”

 僕人領命退下,風風火火將這些東西都給收集起來。七娘在花廳裡喝了杯茶,再出來,便得了周家管事拱手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