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50.嶺南打廣告了。 一更半

 譚娘子捨不得這個古靈精怪的小丫頭,忍不住嘆道:“都督府住了兩個月,七娘臉上都長肉了,可見潮陽是個苦地方。大人能吃得了苦,怎麼能叫孩子跟著吃苦呢。還是叫你阿翁知會一聲,先別過去了。”

 張九齡笑吟吟坐在一邊:“只怕你我願意,李太白可不樂意。七娘是他一手帶大的,長到今年,才頭一次離開身邊這麼久,得叫孩子回去,安撫安撫阿耶的心吶。”

 七娘聞言咯咯笑起來。

 張九齡吹了吹茶湯,繼而話音一轉:“況且,近日陛下過問起了嶺南事宜,只怕要有的忙活了。七娘還是遠離這是非之地的好。”

 七娘原本晃著腳聽閒話,這時忽然瞪圓眸子,問:“陛下這會兒又有空搭理嶺南了?”

 張九齡輕輕拍了拍七娘的臉頰:“慎言!你這張嘴跟你阿耶一樣,是個天生的諫官。”

 譚娘子在旁笑笑:“你們啊。銀杏,這時節愈發冷了,將殿中的門窗都給闔上,帶他們都退出去吧。”

 婢子們依話退了出去,只剩三人在座。

 張九齡便嘆息:“今年漕運入京的擔子重,100萬餘石江淮米從黃河與汴渠交匯處過時,因為風大水急,江南船伕不習慣這種河槽,穿汴口時翻船漏了許多糧食。加上僱傭河師水手打撈漕船,朝廷的耗費甚大。”

 “陛下有意改去這種‘曠年長運法’,避免每年只能轉運一次的狀況,好利用漕運往後更好地救濟全大唐的災民。”

 七娘琢磨半晌,悶頭“哦”了一聲。

 這是天子甩鍋呢。

 意思是先前沒管嶺南不是朕不想管,只是離得遠,漕運又沒法開,鞭長莫及啊。

 七娘已經對當今陛下的本性有了很清楚的認知,索性直奔主題:“阿翁,陛下平白跟您說這個,想要嶺南做什麼?”

 張九齡便苦笑:“臨近年末,少府監將嶺南發掘幾十座新礦的事兒呈報給了陛下……”

 “陛下竟然想拿嶺南的金銀礦去給他填簍子,改漕運?!”

 這太離譜了。生民需要帝王時,帝王置之不問;如今缺錢了就想跑來空手套白狼!

 “那倒也不至於。”張九齡連忙安撫炸毛的小女郎,叫她坐下喝口熱茶,“朝廷近日缺錢,所以陛下是想先預支了明年的兩成課稅。”

 嶺南本就是盛唐時期繳納貢金、貢銀的大戶。張九齡這一開鑿,更是將上繳年額課金的州增加到了29州。七娘粗略計算下來,西南各州年產金合計八百七十兩,產銀四萬八千兩,如果預支給他們,就得劃給陛下金一百八十兩,銀九千六百兩。3

 這數目可不算小。

 七娘仰頭皺著眉,問張九齡:“阿翁怎麼看?”

 張九齡見她半晌沒說話,便知道是去計算那兩成課稅了,便有意考校她。

 遂撫了撫美須:“陛下話說的雖然隱晦,但是為著朝廷所求,阿翁斷沒有拒絕的道理。只是,預支的是嶺南未來一年的部分週轉錢,不能白白吃了虧。”

 七娘眼前一亮,反應很迅速:“漕運!”

 “陛下要改漕運,又逢江南船商不適用河槽出了岔子,定然會再徵船戶。咱們嶺南道通了水路,完全可以頂上做船商!而且,江南民間用的小解底船到了汴河也有弊端,我們可以造更好的!”

 張九齡見七娘一語中的,還能發散思路延伸到造船,樂得眼都笑彎了。

 “你啊,比你阿耶更適合此道。”

 *

 長安城,興慶宮南燻殿。

 高力士雙手託舉著一頂純金打造的籠子,快步進來。見李隆基哼著小曲兒,心情不錯,便笑道:“三郎,張都督不遠萬里從嶺南進貢了此鳥,您瞧一眼?”

 李隆基剛得了嶺南道的貢金貢銀,還在思索替換江南船商的事情,也願意給張九齡這個面子。便起身上前。

 籠中是一隻通體雪白的鳥兒,眼神很是機警。

 李隆基來了興致:“這是何鳥?從前沒見過。”

 “三郎,這是嶺南道特有的白鸚鵡,善通人性,知曉人語,教導之後便能說話呢。”4

 李隆基大喜,伸手打開籠門,逗著鳥兒:“來,叫朕瞧瞧你的本事。”

 籠中的白鸚鵡探出腦袋,左歪歪,右歪歪,而後拍著翅膀躍出籠子,落在李隆基面前。

 “陛下萬歲,陛下萬歲!”

 李隆基大喜:“真是個神鳥,高力士,就留它在南燻殿內,許它在屛帷之間自由來去!”

 高力士躬身應下。

 那白鸚鵡忽然又開口:“嶺南好,嶺南妙,嶺南船戶呱呱叫。”

 “嶺南出品,漕運精品。”

 “陛下,貢金一百八十兩,貢銀九千六百兩,收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