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55.李唐挖坑人。 一更

 原本還不願遵守嶺南行船規定呢,這會子捲起來,一個賽一個的矯揉造作,東津渡口上撐一杆蒿,慢慢悠悠日行十里,能急死沒牙的老阿婆。

 一直到十月末,道內道外的散船戶齊聚於津渡口,才終於恍然大悟——

 嶺南此番,怕是真的要幹成震驚全大唐的事兒。

 *

 每年十一月,各州津渡上就泊滿了漕船與商船,清點糧草之後,便要溯河而上,去往東都洛陽。

 這些漕糧被稱為“供御”。

 等船戶們到了洛陽卸貨之後,再轉陸路運送至陝州,乃是供給皇室貴胄專用的。這些年,長安戶數新添了不少,糧食需求漲得極快,因而逐漸越過“供軍”,成了重中之重。

 正值入冬之際,白日變短,夜間寒涼。

 東都含嘉倉卻是人來人往,熱火朝天。

 役夫們將裝滿的糧草袋子扛上車馬,一刻不敢停歇,又趕忙反身回去搬運下一批。饒是如此,督吏手中的鞭子仍舊時不時揮舞到某人後背、腰側、腿彎。

 河南尹視察一圈之後,勉強算是安了心。

 他負手而立,叮囑底下的人:“上頭今年催得緊,要求糧草運到陝州的時日一再提前,耽誤不得半分。也都別怕什麼下手狠,等明年京師的廣運潭鑿通了,他們想混這口飯,都沒處混去!”

 也是這些人運氣差。

 往年的供御輸納,都要從十一月持續到來年的正月三十,雖然沒法過個團圓年,卻能有個喘口氣再幹活的緩衝。今歲不巧碰上關中雨澇,大片莊稼倒伏在地,長安谷價已然漲到了二十文。

 要不是東西兩市有高宗設立的常平倉,只怕價格還能再高一番。

 河南尹搖搖頭,嘆息一聲。

 不遠處,有快馬急停的嘶鳴聲。隨即裴旻大將軍下了馬,穿著甲冑大跨步踱來,右手挎在腰間那柄唐刀刀柄上,甫一見面,先亮出三分鋒刃。

 “洛陽大營糧草短缺,上月月底,長史便答應會盡快募集,卻總不見動靜。今日一見,原來不是沒糧,是沒打算給我!”

 河南尹嚇得倒退兩步:“裴、裴將軍誤會了。”

 他提了一口氣,勉強鎮定道:“長安狀況緊,聖人發了火。只是再如何砍人腦袋,江淮道的漕船都還在路上,河南道更是連一支像樣的船隊都組不出來,如今這些救急的漕糧,無一例外,全是嶺南來的船隊所運送。”

 裴旻皺眉:“那是供御的漕糧,與我軍糧何干!”

 “將軍也知道,高祖、太宗兩朝,每年漕運數量最高不超過二十萬石,可是本朝年需都在百萬石左右。”河南尹擦著額上的汗,繼續道,“今年畢竟是三方共同競爭漕運船商,嶺南只按照規定運輸了三十五萬石糧,這個數目壓根兒達不到京師那邊的最低要求哇。”

 河南尹拱手,滿是歉疚:“本官也是…沒辦法。長安救得不及時,聖人一怒,不能叫河南道萬民擔著。只得狠了心按照東都牧的意思,將“供軍”的糧草一道發往長安。”

 含嘉倉外的高地上有片刻沉默。

 裴旻聽得明白河南尹話裡的意思。

 東都牧是洛陽的最高長官,官至從二品,自本朝建朝以來常以親王遙領,長史代領府事。開元元年,陛下下令,將河南府長史改為了河南尹。也就是說,河南尹不過是聽東都牧的吩咐辦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