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62.東施效顰,學人精。 一更

 天策本是夤夜中的一顆星。

 當年, 太宗李世民戰功彪炳,高祖大喜,認為現有官職不足以彰顯其功績,才為他專門開設了天策上將這一官職。

 天策上將掌管了舉國征討, 位列三公之上, 還破例開啟天策上將府, 其直屬屬官便有三四十人,涉及兵事的方方面面, 儼然已經是一個職能齊全的龐大軍事指揮機構。1

 消息從中書省傳出, 朝中要員皆是訝然。

 張九齡聽過後,大致便猜得出陛下重開天策府的圖謀,無非就是壓制相權、大增顏面。與昔年太宗所面臨的局面相比, 簡直有如兒戲。

 然而詔書已下,事成定局。

 張九齡嘆息,只能盡己所能, 幫皇帝遏制住想要抱團湧入天策府的鼠輩。

 ……

 嶺南道, 潮州府署。

 七娘熟悉了潮州城之後, 便將戚翁、梅舟他們都從潮陽遷了過來。潮陽縣的油梁、造船處依然留著,交給可以信賴的人去經營。

 潮州城的油梁分號剛設立,長安重開天策府的消息便傳了過來。

 時值仲夏之末,草木繁茂,李白坐在榕樹下與高適、王昌齡正把酒言歡。長史將京師喜訊傳達之後, 三人都沉默下來。

 李白與王昌齡都是做過諫官的人,作為臣子,此刻一腔憋悶,對帝王所行有諸多不認同之處,卻再難宣之於口諫言。

 七娘不知從哪個角落竄出來, 應當是也聽到了長史的話,有些意料之內的淡然:“以前李建成推薦李元吉代替太宗督軍北上,還得經過高祖特詔批准,才能行事2,可見天策上將掌天下征伐之事。陛下久別兵權,還能掌的明白嗎?”

 這話實屬大逆不道。

 只是樹底下統共就他們四人,不遠處又有阿尋親自把守著,李白竟也懈怠地沒有出言反駁。

 倒是高適找補一句:“當今陛下十七歲出任右衛郎將,此後策反羽林軍,於唐隆元年誅殺韋后、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先天二年又誅盡太平黨羽,賜死公主,可見還是有人主之能的,只是將兵權擱置這許多年,一時興起就重開天策府,過於兒戲了……”

 這話說完,李白和七娘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對他們來說,太平黨羽死絕,並不是一紙值得炫耀的功績。至少小諸葛——武珩之死是他們不願見到的。

 好在高適也並非愚忠之輩,說完這話,自己先覺得彆扭地嘆了口氣。

 王昌齡忽而開口問:“天策府重開,陛下自命天策上將,那府中屬官呢?難道也要效仿太宗設置齊全嗎?”

 高適苦笑:“恐怕是的。”

 不然,只有陛下一個上將軍,豈不是放著這等實權官職成了虛名。

 但凡好大喜功之輩,都不會放過這等標榜自身的機會。

 李白不由想到些旁的:“我記得天策府內屬官官職繁多?”

 “正是。其中包括長史、司馬、從事中郎、軍諮祭酒、典籤、主簿、諸曹參軍事等直屬屬官,除兵事屬官之外,還有文學館名滿大唐的十八學士,可謂文武兩道人才兼備。”

 王昌齡解釋完,似乎怕幾人意識不到,重開天策府可能導致勢力失衡變遷。

 又補了一句:“七娘可知曉十八學士之名?”

 七娘幼時便聽李白提過一嘴,心中有數,所以才去長安叫楊玉娘教了白鸚鵡這麼一句話。